首页 > 全州志 > 第十一卷 交通 邮电
第二节 电信
2011-02-03 12:03:31   发表:


国内长途电话
有军政、寻常、传时、业务和工务等。民国31年有去话4065张。解放后,国内长途电话分代号、 特种、首长、紧急调度、军政、新闻、普通、公务和业务9种。1950年有去话1799张, 来话2158张。 1990年去话46607张,来话43845张,分别是1950年的25.9倍和20.3倍。1989年起开办港、澳长途电话业务。
市内电话
其线路在民国时期未设专杆, 因用户不多,离交换点不远,一般用被复线和2.0铁线,采取绝缘措施绕屋檐或墙上通过。
解放后,1953年有架空明线29对公里。1957年有架空电缆0.36皮长公里。1959年有架空明线杆路9.7公里。1974年始设地下电缆2.2皮长公里。1989年有地下电缆14皮长公里。其机械设备在民国时期无市话专用交换机。清湘镇内电话由乡村电话管理处和长途台的交换机接通。解放后,1953年在县局设有磁石式交换机,容量为70门,供市、农话合用。1979年始有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600门。1989年8月2日改为天津产HT921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000门;为了适应全州火车站区域范围频繁通话的需要,曾于1958年设交换点,有磁石式交换机1部,容量为50门;1975年改装共电式交换机1部,容量为100门。1979年7月6日撤消该交换点,其用户线路联入县局自动电话交换机。
农村电话
民国22年(1933年)7月始成立农村电话管理处,进行路线建设。据次年3月调查统计,共有7条线路:全灌线(城区~两河) 、全建线(城区~头所)、全升线(城区~黄沙河)、全万线(城区~沙子坪)、建恩线(麻市~石塘)、建宜线(凤凰咸水)、长万线(龙水~秦家塘),总长度159.5公里。
民国24年进一步扩展,有线路14条:全升线(县城~飞阁庙)、长万线(桥渡~田心铺)、全万线(县城~枫木山) 、全资线(县城~大帽岭)、全灌线(县城~黄泥冲)、全河线(县城~两河圩)、鲁塘坪支线(东江头~鲁塘坪)、全清线(县城~清水)、昭鲁线(昭仪乡~鲁塘坪)、全建线(县城~界顶)、全恩线(县城~石塘圩)、建宜线(县城~咸水)、建洛线(咸水~洛江)、全兴线(县城~界首),总长度483公里。
解放后,1950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做到土改工作队到哪里,临时电话线也架到哪里。1953年线路增至18条。即:全县县城~庙头、庙头~10区(庙头)区公所、庙头~文桥~洛塘、县城~1区(两合) 、县城~东山~新坪乡、县城~8区(龙水) ~大西江、县城~7区(秦家塘)~紫岭、县城~鲁塘、县城~大埠头、县城~6区(咸水)、县城~2区(屏山渡)、县城~南一乡、县城~石塘、石塘~青田乡、石塘~大田乡、石塘~乐南、石塘~4区 (安和)~大广塘、石塘~5区(凤凰),共397公里。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高潮的需要,加快线路建设速度, 广西省邮电管理局工程队来全协助架设线路,联通各农业社。当年全县14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通电话的达141个, 以后逐年发展并将县城至乡镇的中继线,由单线回路改为双线回路。1982年3月为预防冰冻损坏线路,将白宝至东山15.05公里3.0铁线改为4.0铁线。1985年12月,又将此线改为3.0铜包钢线。1988年农村电话用户杆线长度527公里,线路长度双回路80对公里,单线1027条公里。至1990年中继线有木杆杆程长度19.2公里;水泥杆杆程211公里。线条长度达592对公里。
电 报
民国时期开办的国内电报有官报、 商报、民报、公电4种业务。解放后多次变动。1985年改为天气、 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8种业务。至1981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始办普通国际电报业务。其交换量,解放前部分年份情况是:民国18年 (1929年) 发出政务电报1923份,普通电报6868份;19年发出政务电报2732份,普通电报6960份;20年发出政务电报4165份,普通电报8274份;30年发出电报6637份。31年发出电报6708份。
解放后1950年去报1681份,来报1512份,转报504份;1953年去报3294份,来报2967份,转报989份; 1978年去报54657份,来报23503份,转报18868份;1990年去报78627份,来报61864份。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