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7年(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以前,全州县货物运输以水路为主。能通航的河道有三:1.湘江:由兴安县界首镇进入县境,经今凤凰、绍水、才湾、枧塘、城郊、全州镇、永岁、黄沙河、庙头等9个乡(镇),于庙头镇的岔岗流入湖南省东安县境。县内河长110.1公里,河面平均宽度约180米, “春夏水深八九尺,秋冬三四尺,舟楫来往,樯帆衔接”,全部流程通航。2.灌江:自灌阳县上马头村进入全州县,经白水、两河、桂家、五桂岭、源东、江东、高峰、邓家埠、绕山到达水南村汇入湘江,县内流程32.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8.9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7.1立方米每秒,河床坡降0.1%,境内河段全部通行木船。3.罗水:由长乡河、 万乡河、山川河3条河汇合而成,到县城三江口汇入湘江,此河可通航10公里。上述三条河道均系天然航道。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派史禄开凿灵渠,将部分湘江水引向漓江,沟通湘、漓水运后,湘江便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航道。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南越王相吕嘉等人反,汉武帝遣军征讨。其中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向岭南进军。唐僖宗乾符六年(879) 黄巢率领起义军,“自桂林编大木筏数十,乘暴水沿湘江而下”。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湖南潭州大旱,民食艰难,吕颐浩“以安抚兼知潭州······奏截拨上供米三万,令广西帅、漕两司,备五万石水路至本路充赈”。自建安19年(214年) 至民国27年(1938年),湘江水道为“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百货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赖。”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