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五卷 农业
第五节 植保
2011-02-02 21:08:30   发表:

病、虫、鼠害
民国时期有记载的虫害有螟虫、浮尘子、蝗虫、蝼蛄、卷叶虫、夜盗虫、荚蠹虫、果蠹虫、 木蠹虫等。 解放后,于1960年、1966年、1981年先后调查73种农作物,发现病、虫害4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88种,害虫227种,分属2纲、10目、63科。60年代以来,大量施用农药, 对扑灭虫害有成效,但农药也杀死了害虫天敌。水稻单改双后,一年四季,3个季度生长绿色作物,为病、虫害提供繁殖条件,三化螟由1年3代发展到4代,稻飞虱1年发生6~7代,且发生面积广,危害性大。还有部分病、虫害带有地区性,稻苞虫在山区较严重,炎井、蕉江、马鞍岭易发稻瘟病。60年代以来,生态有失平衡,人为捕杀蛇、夜鹰过多,家猫大量减少,老鼠大量繁殖,危害城乡。
解放后,主要虫情是:50年代为秧田负泥虫、稻瘟病;60~70年代为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蓟马等;80年代调整品种布局,早、晚稻均以早、中熟品种当家,基本能错过三化螟为害,但利于两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两病(稻瘟病、纹枯病) 的发展,上述为本地虫害。从80年代起,始有外地病、虫害传入:1984年才湾引进种子时,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引入,在长乡河沿岸一带发生;柑桔病、虫害传入的有红蜘蛛、锈蜘蛛、介壳虫、花蕾蛆、炭疽病等;1987年发现木虱,1990年发现黄龙病。红瓜子病虫害有黄守瓜、跳甲、地老虎、蔓枯病等。根据解放后的虫情记录,对全县粮食作物威胁最大的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
病、虫、害防治
民国时期治虫使用土法,秧虫用潮烟粉毒杀,一般用石灰撒杀,亦有用煤油、硫黄毒杀,然收效甚微。如大面积发生,则听天由命,舞草龙等“除虫”迷信活动,屡见不鲜。
县内50年代始采取“全面防治、全面消灭、重点肃清”和“治早、治少、治了”的防治方针。采用人工捕捉和施用土药(黄藤根、闷头花、烟梗、茶麸等)杀虫;1954年始用砷酸钙、波尔多液等农药。60年代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土洋结合、经济有效”。注意翻土过冬和田埂三面光;药物使用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二二三和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苏化二0三。70年代至80年代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自1976年起加强虫情测报工作,80年代以来,对害虫采取卵巢解剖技术,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效果显著。测报站于1989年提升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全州区域站。自1984年起加强检疫工作,设检疫站,凡引进种子、果苗,检疫后方准调运。对种子实行消毒,扩大早、中熟品种,将水稻危险期与蚁、螟盛孵期错开。科学用水,提高作物抗性。在农药使用方面,防治虫害用甲氯粉、乙氯粉、敌敌畏、磷铵、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害用稻瘟净、代森锌、多菌灵等农药。同时,自1979至1981年对害虫天敌进行普查,采取保护措施(群众性保护措施尚未解决)。由于采取以上对策, 受害程度明显降低。如晚稻白穗率1973年为9.25%,1976年以后控制在0.5%以下。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