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九卷 瑶族
第三节 舞蹈
2011-02-03 19:47:37   发表:


瑶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中外地舆图说集成》卷九十三,诸匡鼎:《瑶僮传》中记载:“十月朔祭都贝大王,男女各成列,连袂相携而舞,谓之“踏歌”,舞蹈时间,恰是东山瑶庆贺盘王的“罢稿节”日。
舞蹈与祭神,娱人融为一体。在东山、蕉江瑶乡,一年一度的庆盘王乐神活动,是最古典的舞蹈,道公在每一套法事中,根据敬奉神灵的具体内容,穿戴服饰,持作法道具,步入神堂,且唱且跳,其基本舞步多用宗教三台岗,踏岗起舞。蹬、挪、折、跳、回身转体,翻滚腾跃。动作变化多端,刚健粗犷,节奏强烈。每次乐神活动观众甚多,收到庆神、娱人的艺术效果。
传统民间舞蹈,除庆贺盘王外,每年八月十五日还要庆贺母婆(即开天圣母)。这次乐神活动中,在师公作法游婆婆时,挑选四个能歌善舞的瑶姑,跟着师公组合踏歌起舞,串村过寨,甚受群众的欢迎。
过去每年大年初一跳春牛舞,模拟山民架犁耕田,以示迎新耕作之意。
冲鼓舞(即挞鼓舞或长鼓舞)。传说祖先盘瓠打猎被羚羊伤害,后人猎获羚羊,剥皮作鼓,击鼓踏歌祭奠祖先。舞在瑶乡甚为兴盛,人人会跳,将冲鼓作为民族神圣之物,置于祖宗神龛之上。明代到瑶山开荒耕作充纳瑶家皇粮的蒋姓,也同跳冲鼓舞,自称为后补瑶民。这些传统舞蹈,有的因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歧视被禁失传,庆盘王的乐神活动也因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宗教意识的淡化而逐渐消失。只有瑶族婚礼舞,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瑶山采风,加工整理后,融民族舞踏和民俗为一体的优美艺术而搬上舞台。从50年代一直跳到90年代,常演不衰。1956年自治区歌舞团将此舞排练赴京演出得到好评。1989年作为优秀节目搬上电视台银幕,成为东山瑶族的一枝艺术鲜花,名播四方。(冲鼓舞,瑶族婚礼舞跳法及伴奏说明,见文化卷)。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