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
解放前,东山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蕉江及其他一些瑶族散居地区则刀耕火种,种植玉米、粟米、穇子、高粱或林地间套种玉米、红薯、芋头等旱地作物。由于瑶区气候寒冷,干旱严重,生产技术落后,水稻产量不高、不稳定,旱地作物粗种薄收。解放前,历有重旱地轻水田的生产习惯,但旱地收入亩产不及水田一半,加之十年九旱,畬地亩产不上50公斤,水田亩产也不过150公斤。
解放后, 经过土地改革、 合作化运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东山方面:1956年亩产达250~300公斤。1958年后,实行一刀切的办法,要求高寒山区,单造改双造,东山晚造,基本失败。 1966年东山总产563.14万公斤,因推广广选3号品种,粮食产量有所提高。80年代以来,大力推广“双杂”(杂交水稻及杂交玉米) ,产量增加。1986年粮食总产达610.8万公斤。1990年达706.2万公斤,比1986年增长15.26%。自1986年起,东山白竹村试制杂交种子成功,为当地提供了优良品种。蕉江行政村方面原为崇峻山区,水田极少。1964年兴建总长100多公里水渠后,造田约1000亩。1965年粮食总产达14.82万斤。但该村是稻瘟病老区,历年受害严重,1975年县委派出治稻瘟病工作组,专事指导防治,稻瘟病得到控制,当年总产达到48.05万公斤。 近年该村逐年稳产。 大源行政村方面:1965年粮食总产23.32万公斤。1975年总产达到44.15万公斤。80年代后期,在该村推广杂交玉米,亩产达200公斤以上。该村粮食亦逐年稳步增产。
林业生产
旧社会瑶族先民避居深山, 垦荒种植, 培育了瑶区林业。解放初期,瑶区林业较好。1958年后,由于重砍轻种,乱砍滥伐严重,森林面积急骤下降。据1960年林业普查表明:东山林业覆盖率仅有9.7%,蕉江为75.89%,大源为30.8%。木材积蓄量东山为7.44万立方米,蕉江为7.24万立方米,大源为2.36万立方米。
为了扶助瑶区发展林业生产,80年代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林业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对瑶区发展林业生产的安排及骨干培训,把支持林业开发列入扶贫工作来抓。长期以来,瑶区在粮食生产上实行“刀耕火种”,毁坏了大片森林。1982年,县林业部门派出工作组,协助东山进行林业“三定”工作。1986、1987两年协助该乡开办了两期林业技术培训班, 培养技术骨干120人。1987年组织东山、蕉江瑶区的乡村干部到广东连山进行林业考察,并于同年冬在东山石枧坪兴办了第二个四级林场。
2.多方筹集资金,扶持瑶区发展林业。1973年至1984年,区林业厅拨给东山、蕉江造林育苗补助费31万元,林业投资款25万多元,农业银行贷款74万元(其中使用买方贷款2.8万元),区内林业开发性贷款33.2万元, 林业项目贷款38.3万元, 水利部门投资1.1万元, 共投资203.6万元。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