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饰
自清末以迄民国初期,农民服装原料全系自种自织自染的“家织布”,染色以黑、、蓝色居多,间有灰色。男装冬则连襟短袄,夏则对襟短衫,下穿连裆宽脚裤。贯用深色粗布缝作“大手巾”(亦称大帕子),长4、5尺不等,平时用以缠腰,逢炎暑用作揩汗洗浴,严冬用以缠头围颈,可资御寒。终年多穿草鞋,逢串亲赴宴,始穿新衣、着布鞋。县城官绅及富商,多购洋布绸缎为衣料,民初服式多马褂长衫,戴瓜皮帽。30年代县城流行中山装,少数官绅穿西装。抗日战争时期,公务员、学生都穿灰色、蓝色中山装。中青年妇女着旗袍,女学生系裙。解放后,50年代,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一般穿灰、蓝色布制中山装或列宁装,戴解放军或工人式样帽子,着布鞋或跑鞋,农民衣着照旧。至60年代,城镇青年男女兴穿西式裤,衣料普遍购用花布、卡其、化纤布。“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中青年兴穿黄军装,花布、红绿衣裙不敢穿。80年代,城镇青年的服装,多品种,多层次,款式新颖,春夏秋冬,因时而更新别致,农村中青年也向城镇“亦步亦趋”。发式,清代男人头的后半脑勺留发梳辫,少女梳辫,妇人梳髻。民国时老年人剃光头,中青年发式有红毛装、大陆军、小陆军、大西装、小西装、平头等。女学生留发齐耳,中老年妇女一律留短发。80年代女青年普遍烫发,少数男青年蓄长发、留大鬓角、小胡子。首饰,清代富家妇女头插金簪,耳垂金环、手套玉镯,裙缀珠翠。民国时,富户女子兴戴金戒指、金手钏。解放后,本地妇女长期不兴首饰。80年代起,从市镇渐及农村,女青年又兴首饰,竟相穿戴耳环,套金戒指、挂项链。
饮 食
城乡居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佐以少许面粉。一日三餐,或饭或粥,四时如恒。佐餐菜肴,传统风味,具有桂北特点:
家 肴 喜爱一肴兼味,偏嗜酸辣。人人爱辣椒,家家腌酸坛,习以为常,家厨烹调,注重色香味,惯食豆豉,少用酱油。葱、蒜、姜、醋、辣椒等,为家厨常备调料。
水产烹调 “鸡吃叫,鱼吃跳”,鲢、鳙、鲤、鲶均以鲜活为佳品,但无吃鱼生习惯。大多忌食斑鱼(乌鳢),认为是“五秽”之一,在必戒之列。炒田螺是春秋家肴美味,连壳入锅鲜爆,配姜、蒜、小茴、味极鲜美。
醋血子鸭 盛夏子鸭上市,杀鸭留血,注入酸醋,将鸭肉烹够火候,放进醋血,食后齿颊留香。
姜茶油茶 大西江、龙水等乡,居民爱好煮姜茶,将茶叶和姜置热锅中爆炒,用木勺随炒随捣碎,加盐及茱萸子,放水煎沸。其味咸辣辛香俱全,因其有祛瘴除湿、消积暖胃的药效,长年饮用无间断。安和及蕉江瑶族乡民喜打油茶,加放米花和炒酥的玉米花,鲜美可口,款宾必备。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