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六卷 教育
第二节 解放后的幼儿教育
2011-02-03 17:47:26   发表:

1951年,城关完小附设幼儿园,招生1班,30人,教师陈景端。设有跷跷板,小木车等。1952年增至两个班。 同年,石塘中心校,龙水中心校各附设幼儿班1班。至1955年县内附设幼儿班的小学共8所,合计13个班,入学幼儿431人,教职员工共19人。1956年春,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蓬勃发展的需要,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政府提倡群众自办季节性幼托班。选聘女知识青年,任教员,以缓解师资不足问题。这时办起季节性幼托班219个,入学幼儿6276人。同年秋, 县委创办全县干部职工托儿所。设大、小班各1,入所幼儿32名。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并依赖机关单位捐助及学杂费收入。1958年由于全国性的“大跃进”、“大办钢铁”运动的影响,号召妇女参加劳动,为了使她们摆脱育儿拖累,人民公社大量增办幼儿园(班)。1960年,全县幼儿园达518处,667个班,入园(班)幼儿18962人,教职员工738人。而人民公社所办幼儿园(班)多属临时性或者季节性的,1962年经精简整顿,全县只保留幼儿园6处,主要是公办常年幼儿园,入园幼儿455人,教职员工16人。同年,全县干部职工托儿所改为“全县直属机关幼儿园”。1975年,由于全国性的农业学大寨的影响,县内兴起办“红幼班”热潮,达196个班,入班幼儿达5044人,教职员工234人。1977年增至644个(包括幼儿班) 班,入学幼儿13752人,教职员工774人。1978年起,为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全县对幼儿教育作了调整。 至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7所,114个班,入学幼儿3330人,公、民办教职员工154人。 这些幼儿园大部份分布在县城和乡、镇政府驻地。1986年,农村小学开始较普遍地办学前班。招收6足岁儿童入学,经1年学前教育后,才入小学。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437所,入学幼儿共15470人,其中学前班431个班,入学幼儿13466人。
幼儿教育的宗旨是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祖国各项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内容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卫生习惯;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且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增长知识。为此幼儿园设置了语言、汉字、计算、常识、音乐、美工等课程。教育幼儿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游戏、锻炼与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并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幻灯、录像进行教育。
城关完小附属幼儿园,设备、规模居全县之冠。该园始创于1951年,首招幼儿一班,30人, 教师1人。1966年发展到8个班,在园儿童300多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建了幼儿教学大楼,建筑面积420平方米,1990年,全园有21个班,入园儿童925人。教学设备,原来仅有跷跷板、摇船、小木车等。1988年以后,教学设备逐步充实,置备手风琴、电子琴、录音机、幻灯机等。此园培育幼儿,注意扩大生活知识,养成卫生习惯,注重儿童身体健康。此园注意与家长联系,加强协作共同教育儿童。1986年曾被评为自治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次年,园主任王珍竹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保育工作者。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