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在历史上深受楚文化影响,教育发展较早,宋代已立州学。此后陆续建立清湘书院等10所书院。私塾也较普遍。科举考试中登科人数之多,名次之高,仅次于临桂,居广西第二。清末废科举兴学堂,随着创办两等小学堂。
民国时期,改学堂为学校。民国23年(1934)实行国民基础教育,学校增多。民国33年,日军侵占县境,学校遭破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国民经济萧条,教育事业凋敝不堪。到民国37年只有公立中心小学29所,基础小学597所,小学生共计15419人。另据民国38年的资料统计,县内有初中2所,在校学生270人。
解放后,学校迅速复课,并向工农子女开门,学生成份发生巨大变化。经整顿巩固,加强领导,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提高。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至1957年, 在校小学生38197人,是民国37年的2.48倍;在校中学生2774人,是民国38年的10.27倍。 1957年,因“反右派”扩大化,部分教师积极性受到挫伤,教育事业受到一定影响。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办教育,中小学发展过快。因师资不足,有的学校很快停办。同时又以劳动为主课,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参加大办钢铁,学校建立工厂、农场和饲料基地,大搞农副业生产,影响了文化知识的教学。三年困难时期,学生流动较大。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 小学暂行条例, 使工作走上正轨,教育质量提高。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受到很大损失:“文革”中学校领导人员和部分教师被批斗,财产遭到破坏;17年正确教育路线被否定;批判“智育第一”,废除升学考试,张铁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精神,严重影响教育质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实行教育改革,县内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437所,入园幼儿15470人, 比解放前的1948年增长300多倍;初中62所,在校生26710人,与解放前的1949年相比较,增长98倍;高中、完中(以下简称“高完中”) 7所,在校生4731人。当年高考,参加考试的2012(含历届毕业生) 人,考取大学及中专者共达537人。同年,部分乡、镇初步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教育工作者正为此而努力。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