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五卷 文化
第三节 鼓吹 舞蹈
2011-02-03 17:47:38   发表:

鼓 吹
本地俗称民间鼓吹艺人为“吹鼓手”,城乡多由艺人自由组合,吹打乐器有唢呐、子呐(体型比唢呐稍小、发音尖爆)、板鼓、大锣、小锣、凸锣、大钹、小钞等八种,因此又俗称“八音”。解放前,凡红白喜事寿庆,必请鼓手奏乐。至今城乡凡遇老人逝世,必请一堂鼓手吹奏,仍沿旧俗不改。农村婚礼,吹奏迎亲,四时不绝。
吹奏乐器以唢呐为主,音洪色美,这与古代“鼓吹乐”有着渊源关系。流行于县内的传统鼓吹曲目、俗称唢呐牌子,各乡镇虽大同小异,其音调之浑雄、欢快、沉郁、凄恻,都皆兼备,一向为群众喜见乐闻。
为使民间鼓吹乐曲不致失传,本志特请刘崇煦 (执教小学30余年,退休后在农村参加鼓吹乐队)收集、整理了一部分曲目简谱,附录于下:

729.jpg

730.jpg

730.jpg
舞 蹈
1984至1986年, 县文化馆负责民族民间音乐、 舞蹈的专业人员,在搜集、整理,编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全州县资料汇编》 过程中, 在县内挖掘了《师公舞》、《冲鼓舞》、《瑶族婚礼舞》、《板凳龙》等几种民间舞蹈形式。其中有的已濒于灭绝,有的经过整理、加工,赋予了新的生活气息。
师公舞 巫师多为男性,以装神弄鬼,为人祈祷为职业,本地称其为师公。解放前,师公驱鬼祈神的迷信活动遍及城乡。其所举行的各种“法事”,均有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兼有唱本、服饰、道具、面具(鬼脸壳)和乐器等配套。表演形式因“法事”而异,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歌舞以及带有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舞蹈。表演者以师公为主,借各种鬼神或人物身份、或男扮女装,或戴面具作舞。面具有“开山”、“庙王”、“先锋”、“旦角”、“丑角”等30余种,均施以油漆彩绘。乡民乐于观看,有如观剧,俗称“跳鬼头”。师公自称其舞蹈的基本步法,为“九坎脚”。大致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跳一踮所构成的八卦方位图。作舞时,师公要在“法事”中用十指掐各种“诀子”。据说“祖师”共传授有50多个“诀子”,各有不同的指法和名称,如大、小金刀,金、银金官、天桥、地桥等等。作舞时有音乐伴奏。打击乐器有鼓、锣、钹等;管乐有笛箫;还有特种专用乐器锡牛角、真牛角等。音乐大部分吸收了民间吹打、戏曲曲牌,其伴唱类似戏曲中的“高腔”。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