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佛祖因缘(四)
2011-01-03   发表:

      唐太和八年冬,则师之百六辰也。僧俗万众群上尊号 “湘山圣化主人暠、“无量寿佛”,师大笑,却之。偈曰:“大地含灵尽主人,衣珠抛付赤穷身,劫栜逢百六今朝是,将挽天河洗法尘。”大众合掌俯伏。启栞,问云:“何逢劫? 乞赐法音。暠师日: “阃外栟将军令,寰中天子符栠。此时当有沙汰栢,天下僧尼违者法无赦。此吾释门十二年间逢一大厄运。吾将远避。大众宜早蓄发栣归农,毋干朝廷大法,况且佛法在心,不在相善,自护持方可免耳。”

       [译文]:唐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冬天,是法师一百零六岁寿辰,寺中僧人和信徒一万余人进奉法师尊号“湘山圣化主人”、“无量寿佛”。法师大笑,推辞了,并作偈语说:“大地含灵尽主人(大地上含有灵性的人都是主人),衣珠抛付赤穷身(抛舍掉衣服珠宝,都交给精赤的身子吧)。劫逢百六今朝是(一百零六年的劫难就在今天),将挽天河洗法尘(我要拉起银河来冲洗去宇宙间的尘埃)。”大家听了,都合掌礼拜,俯伏在地。接着抬起头,分开手向法师问道:“什么时候会碰上那劫难呢? 希望法师指点告诉。”法师说:“统兵在外的将军下达命令,人间的天子用兵符调兵遣将,这时候就会有人被淘汰。天下的和尚、尼姑有违反律法的是不会宽赦的,这就是佛门所说的十二年要遇一次大的灾难。那时候,我要远远地避开,你们大家也要早早留起头发回去务农,不要违反朝廷的法规。况且佛法是存在心中,不在于表面善良,自己保护维持才可避免此灾难啊。”

     是夕,师髯生发长,顶生肉髻,披以紫霞,曰:“无量寿。”衣冠以青崆栙,曰“真空”。发冠一蓬盖顶,独之覆釜山隐焉。

     [译文]:当天晚上,法师便长了胡子,留长了头发,头顶上长出了肉瘤,披上了紫色云霞当袈裟,说这是“无量寿”(即发扬佛教教义而能自己觉悟之意),用青天和岩洞作衣帽,说这是“真空”(即超出一切色相的真实境界)。一蓬长长的头发遮盖在头上,独自到覆釜山(宝鼎岭)隐居去了。

     太和九年,沙汰僧尼。会昌五年,隳残佛像,焚毁藏经,甚之极矣。师无恙栛。士人有送之诗者,曰:“道冠儒履释袈裟,三教原来本一家,枯坐雪山今孰是? 云檬栜覆釜涌昙华。”

     [译文]: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朝廷下令淘汰和尚、尼姑;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朝廷又下令毁坏佛像,烧毁佛经,算是到了极点了。而法师却未遭到任何损伤。湘源有人送给法师一首诗,写道: “道冠(道士的帽子)儒履(孔门弟子的鞋子)释袈裟(佛门的袈裟),三教(指道、儒、释)原来本一家。枯坐(无事干坐)雪山(高寒之山顶)今孰(哪个)是(对)? 云蠓(遮掩)覆釜涌昙华(覆釜山呈现出瑞应禅瑞之花)。”

     其山层冈叠嶂,插入天表栙,峭矗栚不可登援。藤梯栛石而上,平衍栜盈寻栞,即今白云庵。地前隆隆耸起如平台者,则其案栟也。后又屏山百丈,蹲踞栠如狮。喷水落岩,名圣水岩,四季不竭。而水从对峙一峰九曲回流,飞为瀑布,日白水天河。有拾身岩,绝壁悬空,下临无地栢;有定心桥,崖横栈道,目眩则颠栣。俯视三天门而下,累累栤若如几席。(师尝跣登覆釜,山顶所履处脚印犹存,历历可数。)

      [译文]:那覆釜山层峦叠嶂,高耸天外,陡峭直立,不可登攀。想上去就得抓住藤蔓、踩着石壁像登梯一样才能上。上去以后,却平展开阔,横直都超过八尺,那里就是现在的白云庵。台地前那高高耸起象平台的石头,就是法师当条桌的。台地后边又有高达百丈的青山作屏障,蹲着的坐着的象一只只狮子。还有一股喷泉从岩头落下,岩名叫圣水岩,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流。那水又从对面一座山峰绕过,经过九次曲折再流回来,向下飞流形成瀑布,这条瀑布就叫白水天河。还有个手舍身岩,陡峭悬空,向下,面对着高而空的地面;还有座定心桥,悬崖上横着木头架的栈道来过行人,路人眼一花就会跌下去。从此往下俯看三天门以下的地方,那大大小小接连成堆成串的石头就象是桌几床铺。(法师曾经赤脚登上覆釜山,山顶上他踩过的地方,脚印还在,清清楚楚地可以数出来。)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