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太平军遗恨全州蓑衣渡
2011-03-01   发表:

                                                                    一、北上图霸

        冯云山,广东花县禾乐村人,于1815年出生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与洪秀全的老家官禄埠为邻村,相距不过三里远。因与洪秀全年龄相近,自小在一起诵读经史,博览百家,意气相投,又同做蒙馆塾师,二人关系十分密切。道光年间洪秀全曾参加省举三试未中,气恨官场黑暗,又叹民间疾苦无人怜,即与冯云山创立上帝教,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谋图革命。因多种原因,后转至广西紫荆山一带发动群众数千人,并于1851年元月爆发了金田起义,同年12月在永安封王:洪秀全自封天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肖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同时颁布南王创立的天历及司律军令,设立官职,制定礼作,建号太平天国,一时从者蚁附,队伍不断壮大,并欲北上图谋霸业。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永安突围后一路往北,围攻桂林40余天未果后,于5月21日撤围北上;22日先锋罗大纲率五千人马占领兴安、并迅速进入全州。到全州境内始分为水陆两路大军,陆路从官道经唐家司、瓦子铺、界首进入,水路顺湘江经建安司坐自扎的大竹杉排和木船过凤凰寨(现在的凤凰嘴)、大坪,一直顺流而下。

       当时北上作战方案是罗大纲领五千人作先锋。东王杨秀清率主力队伍掩护着诸王家属及辎重作中军。由南王冯云山率精兵在后作掩护,以阻击尾追的清兵和乡勇。南王在与清兵大小十余次作战中做到“进退分合有步”,总是取得作战的主动权,深得天王器重,所以担负着殿后的重任。因为义军的背后跟着大队的清军,据时任广州都统乌兰泰在上折中说,南王是“凶悍诡诈,久历戎行中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也”。

二、炮伤南王

       5月23日,太平军五、六万人马抵达全州,据清方《粤寇纪略》载“时贼众已五六万人”因当时桂林、贵州、广州集结而来的大量清兵、团练乡勇等在与太平军作战多次吃亏后再也不敢与之开战,只是一路尾随太平军。所以大军到全州境内时未遇多大抵抗。为争取北上时间故天王下令和平过境,买卖公平,概不扰民。5月24日下午,诸王拥天王人马绕全州城而过,(大约现在的环城路)一路浩浩荡荡经半边街过湘山寺转柳山麓至现配件厂一带到城北,罗大纲率领的先锋部队已到现七一村委路段,水路过三江口已到岳湾塘一带,后队南王人马也到了配件厂门口大道。数万人马前呼后拥,男女老少(因当时加入太平军有不少是全家从军的),步伐整齐,军旗招展,意志坚定,好一幅气吞山河的北进图。

      大军过境虽然即无扰民,亦无攻城。但给全州守城的清军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城上守军怵怵自危,严阵以待,执戈观望。当南王的黄轿正转过柳山麓(现配件厂山弯处时),黄轿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显眼,这时凤凰山炮台上一个湖南籍的年轻守兵(属参将杨映河的部下)一时心痒,认为坐黄轿者必是首领,又加上中午喝了酒,(后据说其接受了江中原的密函,令其设法拖住太平军,因水塘湾工事未建成)未领军令便自行取火信,对准黄轿引燃大炮,“轰”的一声巨响,炮弹正中黄轿,轿子被打翻,四个轿夫倒下两个,南王右臂被炸开一条三寸多长的口子,血染战袍,一时全军大哗。自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太平军一路北上从未受此大辱,有快马飞报天王,天王骑马返回,并急宣御医李俊良为南王疗伤,又下令前头部队调转马头回师攻城。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军将全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通,通,通”三声号炮过后,首批攻城的队伍大多是南王的部下,他们高喊着为南王报仇,杀清妖泄恨。战士们手执飞抓,肩扛云梯,奋勇直冲。整个下午炮声轰轰,人喊马嘶,杀声惊天,全州城上空硝烟弥漫。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