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建置与兽医队伍
民国初期无专管畜禽疾病防治机构,一有畜病(主要是耕牛)只有就诊于民间草医。民国13年,全县屠宰场有检疫员,负责对市场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民国24年,全县县政府建设科设兽疫防治所。
解放后, 1953年,县农、林、水技术指导站,内设兽医组。翌年4月,改称农林水利局兽医股。同时成立全县中草医工作者协会。1955年,全县兽医工作站成立,10月,并设牲畜检疫站和配种站。 1981年7月,县畜牧水产养殖局下设畜牧兽医站。1985年分设兽医技术推广站和畜牧技术中心站,分别负责兽医及畜禽品改工作。198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黄沙河设卡,对进入广西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查处。1988年,增设兽医检疫站和科教站,负责对市场畜禽及产品的检疫(各乡镇圩场也固定专人负责)和宣传推广指导畜禽养殖的科学技术。1990年,成立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50年代中期各区镇设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派驻兽医技术员合署办公。1954年起,各区镇先后成立兽医诊所。1964年改称兽医站,编制3~5人,共有技术员68人。同时大队也兴办兽医室, 有半脱产兽医140余人。1982年,公社兽医站18个,兽医80余人。大队兽医室除10个边远山区和24个大队由公社站兼管外, 其余大队都普遍设立了兽医室,有兽医员242人。为了提高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1986至1989年全县共办培训班20期,参加学习1460余人;1990年畜牧兽医站先后在各乡镇办科学养猪、养鸡技术培训班40余期,参加学习2000余人,印发科学养殖技术资料1万余份。
县内畜牧、 水产疫病防治的机构队伍变化很大。 1949年全县兽疫防治指导仅有3人。1990年畜牧水产养殖局共有568人, 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02人,乡镇专业72人,村兽医室394人。
疾病与防治
牲猪主要有瘟病、猪丹毒、猪肺疫、喘气病、猪链球菌病、五号病、传染性胃肠炎病和小猪白痢病等。耕牛主要有牛瘟、炭疽、牛出败、流行性感冒、真菌病、牛痢疾等。家禽有禽出败、鸡新城病、鸡瘟、鸡痘、球虫病、小鸡白痢和鸭瘟病等。1990年初又发现有鸡法氏囊病等。
猪 瘟 是危害牲猪养殖的主要病患,传染迅速,死亡率高。民国时期资料失考。解放后, 一直在县境流行,经极力防治,仍此伏彼起,未得根除。1958年4月,猪瘟在全县28个乡镇发生。据永岁等12个乡统计:发病猪475头、死292头,死亡率61.5%。1962年,在县食品仓库及铁路沿线乡镇发生猪瘟。县即成立扑灭猪瘟指挥部,区镇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医疗队伍,对病死猪作无害处理,对疫区和非疫区的健康猪全面进行一次自制兔化猪瘟弱毒苗及牛体反应苗注射。 此后,坚持春秋两次开展防疫注射。1965年春防注射密度为66.67%,秋防密度96.20%。同时在各地畜禽市场执行检疫、检验、凭证交易和对猪仔进行注射的制度,到1969年上半年猪瘟停息。1969年冬各公社食品站从湖南、浙江等地引进带疫猪仔,以致猪瘟复发,流行更甚。全县共死猪9265头,占发病猪60%。其中白宝文甲庄村猪瘟死猪造成空栏的达60余户。1986年开始实行防疫注射收费,注射密度下降,导致瘟病严重流行,全县共死猪9265头。1987年以后,改革防疫方法,改三联苗(猪瘟、丹毒、肺疫)为猪疫单苗,改春秋两防为月月补针, 瘟病减少。 猪瘟死亡占猪总数的比例由1981年的60%下降到17.1%,1989年再降到10.5%。1990年,一批商贩又从湖南运入一批未经检疫的带病猪仔,因而在部分乡镇又引起猪瘟,以文桥、东山、大西江等乡更甚。由于抢救及时,才未酿成大害。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