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 1972年, 主管部门对全县39个厂矿企业,197个检测点的防尘防毒检测形成制度。对锰粉厂、化工一厂、水泥厂、氮肥厂等重点尘毒点的检测反复多次。凡超过尘毒含量标准的,即要求采取防范措施,尽快降低空气中尘毒比重。1979年化工一厂自筹资金和上报拨款40万元,进行工艺改革,使红丹车间尘毒含量大幅度下降。据1985年防疫部门检测,尘毒含量由1976年的每立方米263毫克下降到26毫克。水泥厂1983年到1985年投资10.2万元,装配除尘机9台。1985年测验水泥尘排空量从一立方米1400毫克,下降到78毫克。
1990年9月, 对县水泥厂、化工一厂、氮肥厂分别进行检测。县水泥厂的卸包、包装、喂料口、 库底、上料、立窑的19个水泥粉尘点,合格的11个点,合格率57.89%。化工一厂铅、锰毒物,共测13个点,全部超标,超标倍数为1.4至3463倍;粉尘点14个,亦全部超标,超标倍数达2.13至471.88倍。氮肥厂监测有毒有害点43个,合格点28个,合格率为65.12%。根据上述情况,主要是企业领导从1985年以来偏重抓经济效益,忽视工人劳动保护工作,尘毒含量有所回升。
检查治疗 全县有毒尘危害的企业58个,其中乡(镇)企业39个;接触尘毒作业工2800余人,其中乡(镇)企业831人。对此,主管单位监督其做好防范保健工作。1978年至1985年曾4次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职业病大检查。1978年首次进行检查,应检3062人,实检2809人,占应检人数的91.74%,发现铅中毒31人,铅吸收54人。1983至1985年的3次年检中,厂方对发现有职业病患者,即进行公费医疗或病休假,使其恢复健康。1988年职业病检查,仅化工一厂44人体检,患慢性轻度铅中毒14人,慢性中度铅中毒1人,铅吸收6人。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 全县现有蒸汽锅炉52台,热水锅炉17台,分布在28个企业事业单位。 有固定压力容器191台,分布于20个企事业单位。劳动监察部门未建立之前,锅炉、压力容器管理混乱,爆炸事故时有发生。1984年开始,劳动监察机构随时配合有关部门下厂检查,掌握实情,登记建档,制止使用无证私自违章制造的锅炉,对司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1985年,发给锅炉工操作证22件,还对全县551个无缝气瓶进行登记,建档建卡。
矿山安全 载至1990年止,全县有铁矿及其他有色金属工矿企业10个,煤矿企业14个,其中国营1个、 乡办13个、 个体煤窑100个以上。采煤挖矿工人,年均保持在1500人左右。1984年以前,因忽视对乡村办和个体矿区的领导,加之资金不足,防范措施不力,事故屡有发生。全县1978年底到1987年底共发生事故22起,其中瓦斯爆炸7起,死亡24人;冒顶6起,死亡4人;塌方3起,死亡5人;其他6起,死亡9人,重伤10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