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十三卷 商业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销售
2011-02-03 12:04:21   发表:


五金、交电、化工
解放初期,分别由瓷铁业、洋杂业等私人店、摊经营。1950~1952年成立全县贸易公司、桂林百货分公司全县购销处,只经营元钉、铁丝、刀、剪、锤等小量商品。1953年全县百货公司成立。除经营小型五金用品外,开始销售自行车。经过第一、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贯彻实施后,五金、交电、化工产品需求量大增,除自行车按计划分配,凭证供应外,其他商品敞开供应。1963年成立全州县五金交电专业公司,经营业务扩大,增加电动器材、收音机、 电唱机、录音机、电风扇、铁木用具、染化、油漆原料等品种400个。商品纯总销售由1963年的40万元, 1965年上升到70.4万元。 1966至1968年,这类商品需求仍大量增加,1968年销售额达258.5万元。 1969至1971年4月,五金交电化工、百货、石油、医药等4个公司(站) 合并成立工业品部。1971年5月,恢复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商品恢复专业性的批零兼营。由1975年总购306万元,总销售324万元提高到1978年总购进403万元,总销售491.8万元。1979年后,人民对五金交电化工需求进一步扩大,增供的主要商品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空调机、摩托车等。1985年,该公司经营品种已达2500多种,商品总购进466.9万元,总销售额502.4万元, 创利23万元。当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系统先进单位。1986年后到1990年,为适应市场商品多渠道流通,公司内部实行经营承包、送货下乡、上门推销等措施;外部以二级站为依托,积极向国外与国内一些名优产品厂家建立正常业务关系,购进适销对路商品投放市场,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198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0年,该公司设专业股4个,销售门市部6个,经营品种达2800多种,销售额1300万元,上交利税31万元,创利19.6万元。公司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现行价) ,流动资金57万元。

全州县布匹、百货几个主要年份社会销售情况统计表
表13~7

137.gif
全州县五金、交电主要品种社会销售情况表
表13~8

138.gif

医药品
民国年间,有专卖药品店,治病与售药兼营店,医行商和专采、专卖药材小商贩等。民国35年(1946) ,县城私营中、西药店39家,从业人员1662人,资本40140元(法币),其中西药店7家, 从业人员13人,资本1400元。1952年以前,医药仍为私营。1953~1955年间,县城有“德益厚” 、 “程义生”、“黄福泰”等20多家中药店,集资组成中药联合诊所;有“庆华” 等7家西药店,集资组成西药联合诊所。治病、售药为一体。1956年,两个中西医联合诊所参加公私合营, 属中药的转入1956年6月成立的全县药材公司,属西药的转入全县人民医院。中、西药品则由县药材公司供销。1965年,全州县医药公司划归桂林医药批发站,设全州分站,负责全州、兴安、灌阳、资源和恭城的栗木、加会等地的药材收购和药品的批发供应。费用统一由桂林医药批发站支付,县商业局代管行政。全州医药分站还在全州县城设置4个药品门店, 建立中、西、地产药材药品仓库,面积4490平方米,负责中西药品批发和地产、地道药材的收购,并在庙头黄沙河石塘设置3个批发点,在3个点上附设零售药品门店。各批发点具体担负所在地周围各乡(镇)、村医疗单位的用药批发。这些批发点业务由全州分站指导,经营、管理归当地供销社。1972年,全州医药分站撤销,恢复全州县医药公司,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将原设置的3个批发点和零售门店从当地供销社分出,划归县医药公司统一经营。1979年后,个体行医、私营联合诊所、专业生产、购销和专采专卖等医药市场兴起, 县医药公司为扩大经营,设批发站5个,收购门店2个,药品零售门店8个。 1987年, 全州县医药管理局成立。1988年3月,开始筹建桂北制药厂,投资630万元。1990年12月开始试产,全厂职工238人,计划年产值800万元。1990年,县人民政府遵照国务院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医药市场意见的通知》,成立县治理整顿医药市场领导小组,具体领导治理整顿医药市场工作。是年查处无证经营药贩1起;经营假海马、假山楂、假首乌的个体诊所3个。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