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州志 > 第十卷 工业
第三节 造纸 纸制品 印刷业
2011-02-03 09:46:12   发表:

解放前, 全州县有生产火纸、 表清纸的纸厂及用石印、 木刻印刷的作坊。 民国28年(1939年)开始有用铅字和四开机进行印刷。机制纸和纸箱的生产及彩色胶印都是解放后新采用的生产技术。全行业乡以上企业年总产值:1957年22万元,1985年721万元。
1990年,全行业乡(镇) 及乡以上企业共9家,其中:造纸业4家,纸箱制造业3家,印刷业2家; 年末职工84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有值1137.43万元;总产值1423万元,抵销该行业的亏损,净利润51.8万元,税金142.9万元。
造 纸
解放前,咸水乡、绍水镇、大西江镇等地山区,有用竹子或禾草制造火纸、表清纸和桂花纸的简陋造纸厂。
1958年,农村公社化后,有安和庙头文桥东山石塘凤凰龙水、城关、七一等公社造纸厂9家,从业者180人。以禾革、麦杆、甘蔗渣、竹子等为原料,生产表清纸、禾夹纸、桂花纸、火纸等。由于劳动生产率低,1961年基本停办。
1976年全州县纸板厂建成投产。从1977年到1988年有安和造纸厂、县二纸厂、县三纸厂相继建成投产。1990年底,全县共有造纸厂4家,职工615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880.1万元,总产值1066.2万元,利润28.1万元,税金121.6万元。
附:全州县纸板厂简介
全州县纸板厂,是县内中型企业之一。厂址在县城南郊六份山脚。1969年11月筹建,投资400万元,1957年8月试机,生产黄板纸和箱板纸430吨。1976年1月正式投产。年生产纸板能力1万吨。 1976年至1977年,因生产管理经验不足,职工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两年亏损44.8万元。 1978年曾一度扭亏为盈。1979年至1981年,因销路不畅,亏损50.95万元。198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年产纸板突破5000吨大关,上缴利税57万元。1985年与上海宏文纸厂进行技术合作,试制牛皮挂面纸成功,当年创利42万元。随着包装业的需要,黄板纸被淘汰,箱板纸中保留475K/㎡一种为生产用厚板纸。现卷筒纸板有300K/㎡,350K/㎡,360K/㎡, 等品种,箱板纸有360K,420K,475K,530K,等4个品种;还有生产纸箱和卫生纸。
纸板厂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厂房1.23万平方米。设备有QZ—1129T/2100型纸机1台,787双缸纸机1台,6.5吨混合炉1台,10吨沸腾炉1台,25立方米蒸球5个,各种机动车13辆。
1990年年末有职工401人,其中工程师2人,技术员8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712.7万元,总产值818万元,利润0.7万元,税金93.8万元。
从1975年至1990年, 共产机制纸及纸板9.03万吨,总产值6505.66万元,利润546.08万元,税金629.72万元。198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23元,1990年为20399元。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