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佛祖因缘(三)
2011-01-03   发表:

   次望黄花岭紫云峰进发,意其可居。偈曰:“何事黄花放开? 夜深先送桂花来。闲拈顽石堆成塔,碎剪残霞砌作台。大麓栠云端张宝盖栛,长空月净烛天台。尘尘栜谁识山中好,旭日舒光上九阶。”既而周旋岩下,终非挂锡栞之所,乃行。

     [译文]:接着他又朝黄花岭紫云峰前进,心想那里可以久住下来。便做歌道:“何事黄花未放开(因为什么原因黄花没有开放)? 夜深先送桂花来(深夜先将桂花的香气吹送过来)。闲拈顽石堆成塔 (空闲时候捧来无知的石头砌成宝塔),碎剪残霞砌作台(剪碎云霞砌成层层台阶)。大麓云归张宝盖(飞来的云彩在大山上打开了金宝装饰的车盖),长空月净烛天台(碧空皎洁的月光照着传说中的天台山)。尘尘谁识山中好(世人哪个懂得山中的妙处),旭日舒光上九阶 (旭日展开祥光照上一层层台阶)。暠接着在岩下转来转去,认为这里终究不是久住的地方。就走了。

      踰日,至湘源县栙(石晋改清湘置全州路,明改全州,今因之),其日寸唐至德元载丙申栚夏四月也。寻幽选胜,及湘山笋布台登眺(其台在琐龙岩之下),五华围绕,三水栛汇流。左有钵盂山,右有圣禅岭,中卓栜。欣然曰:“吾师记别缘栞不在兹乎?”遂剪棘结茅,躬畲栟自给,邑人乃沏栠净土院居之。(宋改景德寺)。

     [译文]:走了一天,到达了湘源县(后晋石敬塘时改清湘县,设置全州,明朝时改为全州。现在沿袭旧的称呼),那是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夏天四月。法师四处寻找幽雅秀丽的胜境,走到湘山笋布台,登台眺望,只见五彩毫光围绕,三条江在此汇聚,左边有钵盂山,右边有圣禅岭,湘山居中,高高耸立。法师高兴地说道:“我师父说的外地因缘不就是在这里吗?”于是便斩除荆棘,造下简单的茅屋,亲自开荒种地以自给。湘源的士民便开创净土院,让他长住下来。(到宋朝时,改称景德寺)。

     高僧从者甚众。开演“大乘”,常作语偈。邢州栙守柴侯崇趣以镇冀王庭凑反栚,弃官云游。知师在湘源,走谒栛。愿薙发栜为头陀。不许曰:“出家故大丈夫事,侯之威名在钜鹿栟,尚须一行,岂得遽栠游方外栢? 十五年后,当访我于覆釜天河。”授以念珠一串,如意栣一柄,侯谢。教不复留。

    [译文]:来跟随他的高僧很多。法师开坛讲演“大乘”佛法,并常常作一些含义深刻的偈语。邢州太守柴崇越因为镇冀王朱庭接近反党而辞官不做,外出云游。他知道全真法师在湘源县,便赶来进见,并愿意削发做行脚和尚。法师不答应他,对他说:“出家当和尚固然是大男子的事情,但你的威名是在河北钜鹿,你还应去那里走走,怎么能匆匆忙忙就处身于世俗之外呢? 十五年后,你再到覆釜山天河

    边会我吧。”说完,便送给他佛珠一串,如意一件。柴侯感谢了他的馈赠,法师教他不要再要求留下来。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