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与创新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宣城时期;这是石涛艺术创作中的融会和创新阶段。在宣城十馀年里,他广交友人,结识了梅清、汤燕生、施闰章、黄砚旅等诗画知己,往来於歙县、太平、黄山、宣城、芜湖一带。石涛和梅清的交往颇深,梅清乃安徽宣城望族,年长石涛18岁。石涛与其初识於南京奉圣寺,後受梅氏兄弟的邀请,於康熙9年(1670年)移居宣城,俩人经常谈诗论画,终成忘年之交。梅清画了一辈子黄山风景,在表现黄山空灵的神韵上,至今还是独占鳌头。尽管石涛和他个性气质未必相近,但艺术修养上的见地相投,发展为画风表现上某些形式的彼此融洽,从石涛这时期的〈渊明诗意图〉(康熙辛亥30岁时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策杖图〉(癸丑32岁时作)等作品来看,足以证明石涛和梅清在这时期的风格上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这些作品的神采,实际上也是安徽“黄山画派”的主要面貌。此外,石涛在安徽时所绘的人物、竹石等作品也代表了他的独特艺术风格,上海博物馆藏有康熙13年石涛33岁(1674年)所作的〈观音图轴〉和康熙18年(1679年)38岁时作的〈竹石梅兰图轴〉。〈观音图轴〉笔法取自梅清,以颤抖流畅的笔法勾勒出人物的衣褶和山石的纹理,又以纤细的笔迹描绘出观音丰满、慈祥的脸庞,显示了曲直、粗细、刚柔、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对比。〈竹石梅兰图轴〉构图紧凑、用笔坚实,画面枝叶茂密,错落有致;石涛作品中,竹石图较多,纯花卉的较少,此图的风格颇受明代沈周画法的影响。同年所作的〈独峰石桥图轴〉,山石皴笔虽取法於梅清笔意,但已经明显地流露出石涛纵恣豪放,郁茂酣畅的笔墨个性,反映了他艺术创作风格已处於递变的重要阶段。综观石涛在宣城的绘画作品,无论对佛学禅理的悟解,还是对传统笔墨技巧的把握以及在思想认识上的活跃程度都反映了石涛的艺术创作己进入佳境。
艺术境界升华的时期
〈卓然庐图轴〉具超然绝世的宁静感。
第三个时期是南京和扬州时期(康熙17年以後),石涛於康熙19年庚申(1680年)移居南京,这时石涛的绘画艺术渐臻成熟,生活、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这时期,石涛在文人荟萃的南京地区如鱼得水,与当地许多诗人画士结识,其中着名的有屈大均,孔尚任、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程邃、黄云等,还认识了卓子任、郑瑚山、博问亭等官吏名流,他们对石涛艺术境界的升华大有作用。特别是当时活动在金陵地区的石溪、龚贤、戴本孝、程邃等都是声名卓着的画家,对来自宣城的石涛很有刺激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批社会名流里有不少是收藏古画的鉴赏家,他们保存有前代不少名人的墨宝,使石涛有机会观摩前人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董源、倪瓒、沈周以及董其昌等人的作品,从中吸收丰富的绘画技艺,而他所处锺陵、太湖的自然景色,也促使他体会到这些名家的笔墨成就。
在这一时期里,他的山水画有所变化,原来接近於梅清、戴本孝、程邃、萧云从等这些新安派的画风逐渐由浓而淡,属於他自己个性的面目变得更为清晰,随之而现的笔墨更为得心应手,在经过临摹学习,融会创新的阶段,以他娴熟的笔墨技巧,运用变幻莫测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恣肆脱的艺术风格。上海博物馆所藏〈石涛书画卷〉、〈秋声赋图卷〉、〈荒城怀古图轴〉、〈山水清音图轴〉等作品,都是这时期内不同风格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作於康熙20年辛酉年(1681)的〈秋声赋图卷〉,保留着梅清的灵秀,墨韵润泽,笔触劲炼,全图除近景树石稍有线条笔迹外,整个画面几乎由墨与色渲染而成;绚丽多彩的树叶,晨雾迷离中若隐若现的村落,左上方大面积留白,犹如晨曦迷雾,朦朦胧胧,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彷佛让人置身於幽美静谧的秋色佳景之中;右首配以婀娜多姿的非行非隶书体,使画面显得更潇洒而秀丽。〈荒城怀古图轴〉则大有董源、巨然笔意,浑厚,苍苍莽莽。〈山水清音图轴〉是他40岁前典型风格的变奏,是一幅最能代表石涛笔墨清腴,风格恣肆洒脱的山水作品,画中景物层叠、树木茂密,作者巧妙地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水的空灵和云雾的蒸腾,避免了过分的迫塞。在笔墨技法上,山石用披麻皴,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密集的破笔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篁叶取法倪瓒,只是变萧疏为茂密,墨色乾湿浓淡恰到好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