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把燕窝楼看做神圣的古建筑,当地孩子考上学校或读书读得好时,其父母亲就会选好日子去祠楼前烧香参拜。这种参拜活动来自一个传说。传说是这样的:清乾隆年间,石岗头村大户人家——蒋家一门连出三进士之后不久,有一天,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在日头下山前来到此楼,他坐在楼门前几小时不动一下身子。蒋家人请他进屋进食,也被他拒绝了。这天夜里月朗星稀,形同白昼。半夜里有村人起来小解,看到那老者仍旧坐在牌楼门前,于是上前问他为何不去村里人家吃点东西?老者无言,只摇摇头作答。那人又问老者到此楼前静坐为何?老者说听燕子说话。那人问燕子说了什么?老者说,燕子在说蒋家人勤学好问的故事。末了又说,此牌楼是学风之楼是正气之楼,如果村里人谁有了出息,该到此楼前烧柱香。否则,村里再不会出贵人了。那人才要问村中可再有一门父子考出三进士(即蒋林与其子蒋良骐、蒋良翊,他们分别进清乙未进士、辛未科进士、甲戍科进士。)那样的好事?眼前的老者却飘然而去不见了踪影……从此,就有了《仙家指路》的传说,也有了当地人苦读好学的学风,而远近闻此传说者,只要自家孩子有点出息,就会在初一十五选个好日子前来烧香参拜,此风俗流传到今天,虽相信此传说来烧香参拜的人越来越少,但人们对这座古老的蒋氏宗祠,是敬仰而不敢轻视半点的。
这蒋氏祠堂之门楼,既沾有皇恩又有书香之气吧,光流传民间的有关燕窝楼的起名,就有好多种传说。
屐痕处处,处处收获
民间文化相当多,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足迹遍及城乡,普查办收到的资料中,口头相传的无字文化有:神话、传说、史诗等数十种;传统民间表演艺术类有:苏溜歌、采茶歌、瑶家婚礼舞、冲鼓舞等十余种;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有:全州红油米粉、全州五香豆腐干、全州禾花干鱼仔等传统制作方法数种;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庙头三月三歌圩、东山盘王节庆典、龙水二月八农圩等数个;烹调方法类:文桥醋血鸭、清蒸肘子等烹调方法十余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