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全州百里古道
2011-04-30   发表:

     全州县位于都庞、越城二岭之间,历史悠久,境内驿道四通邻县,乡间古道密如蛛网,而里程最长、路况最陡、凉亭最多的,要数从县城东门过河,自钵盂山向东延伸至东山瑶乡的百里古道了。

     据东山瑶族《评皇券牒》和瑶家族谱记述,元末明初“江淮”瑶家南迁时,就有樊氏、周姓等瑶胞迁徙到东山定居,到明代洪武年间(13 68—1398),峰峦交错的东山,就形成白竹、竹屋、上塘、夏福塘、清水,大宅等村落。深居大山的山民购买食盐用品必须进县城才能获得,长年累月,通向县城的坡岭便被人们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到明末清初,深居东山瑶乡的人们,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见山外的乡绅富户乐善好施,常牵头修路架桥,工程一就,福及子孙,于是一法效仿,把铺石板大路,修凉亭作为行善积德的大事。到了清代雍正年间(1723),一条从县城三江口东岸钵盂山起,穿越冲口岭,攀上白面山,爬上天仙岭(亭子岭),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云溪岭,经过五里坪,白面、下黎屋、上黎屋、白宝岭、花竹山、白竹、大宅、三江、清水等村落,一路延伸的青石板大路通进了东山瑶乡。

     居住在全州东门都庞岭山区的瑶汉同胞,世世代代肩挑沉重的箩筐,往返在这古道之上,把土特产品送往县城,将食盐等挑回家里。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一双双脚板,把百里古道上的每块石板,磨踩得如同明镜,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百里古道,不仅石板晶亮可人,更有那修建于道上的座座凉亭令人神往。其中修建最早、修葺次数最多的是冲口岭路上的开路亭,它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其次是五里坪古道上的望母亭……

     大山和瑶乡深处的路段上,到了同治年间,在一些乡绅富户牵头下,也相继建立起凉亭,且比以前的凉亭更有文化品位。如白宝岭马山古道上的翠花亭,建于同治十年(1871),不仅能供行人歇凉饮水,亭中的横梁、括斗上还饰有彩绘浮雕,通道门石柱上刻有楹联:东向的门联是:“静坐应看风向背;闲谈哪计路途弯。”西向门联是:“名利客来宽眼界;风骚人到豁襟怀。” 这些古道上的凉亭,有的就建筑在山泉边;无天然泉水的凉亭,则备有清茶。因此凉亭不仅成为行人歇脚憩息之地,还有能供行人止渴解暑的清茶和泉水。所以,人们都称古道上的凉亭是恢复体力的驿站。解放后,东山瑶族乡政府为解除百姓购买食盐百货进县城苦走百里的劳累,在乡政府所在地———清水设立供销社。为保证物资供应,遂发告示,凡自愿为供销社到县城挑回货物百斤,付给挑脚运费1.2元。

     自此,百里古道便出现了荷筐挑担的挑夫。居住在云溪岭东的人,每挑一担货物,一去一回,耗时两天;居住在云溪岭西的人,第一天进城将货物挑回家,第二天再将它送到供销社,耗时也是两天。为多赚挑脚费,人人都尽量多挑。东山锦茶村的一对夫妇,就是靠这样挑脚,把三个子女都盘出高中毕业,考取了大学。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