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种
解放前,县人只采集少量的风景林(樟树、柏树、桂花树)和杉木、油茶、油桐等树的种籽。 解放后, 1953年前,松、杉等用材林,多用野生苗种植,油茶、油桐则挖抗直播。从1954年开始,实行计划采集树种。在1959年前,以采集油桐、油茶、杉、松为主,兼以板栗、桂花、女贞、桉树种籽。1954至1959年,共采集树种103.88万公斤。1960至1969年,以松、杉为主, 兼以桂花、樟树、泡桐、苦楝、柏树、酸枣等,共采集种籽12.11万公斤。1970至1979年,为消灭大片荒山始采用飞机播种造林,遂大力采集松树种籽,次为杉、竹、果木,兼以速生林和风景林。 这一阶段共采集种籽35.8万公斤。 其中1971年、1972年、1973年、1979年4个年份采集种籽合计16.56万公斤, 松树种籽占14.79万公斤。1980至1990年,以杉木、 果木为主,共采集种籽22.42万公斤。1954至1990年共采集种籽174.21万公斤,除县内种植外,部分马尾松种籽调县外支援飞播。从1973年开始,从国内、外引进湿地松、檫木、柳、杉、白花泡桐、黑荆树、墨西哥柏等优良树种在县内种植推广。
育 苗
民国31年(1942年),县政府在县城东门(今县食品公司屠宰场)设农林场1个,育有刺槐、苦楝、桂花等树苗,供道旁、庭院种植。
解放后,全县人民政府于1954年开始,辟建育苗场,到1964年止,先后兴办起安和的四所,庙头石城,龙水坦口,才湾寨圩,白宝锦荣,咸水林场,县城南娘娘庙,石塘园艺场,东山白竹,飞机坪等10个地方国营苗圃。共经营面积778亩,固定专业人员560人。石塘园艺场专营蜜桔,飞机坪苗圃主育松、杉、桂花、樟树、泡桐等,白竹、咸水林场苗圃专营杉、松。 其他6个苗圃育出杉、松、苦楝、桂花、桉、槐、泡桐、女贞等树苗485亩,产苗720余万株, 供种植面积6.18万亩。这6个苗圃于1961年均下放到各苗圃所在地的人民公社经营。改为集体性质。1953至1965年,全县共培育出以杉、松、桂花为主的各种树苗6604亩,年均育苗523.4亩。 1966至1970年, 国营、 集体苗圃以育松、杉、樟、苦楝等苗为主,共育苗2156亩,年均431亩。1971至1979年,国营、集体(包括各式林场) 育苗以松为主,杉为辅,共育苗4370亩,年均育苗485.5亩。1980至1990年,国营、集体、个体(1985年开始) 育苗,以杉为主,共育苗6669亩,年均育苗606.3亩。1953至1990年,全县共育各种树苗面积2万亩。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