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必强
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块匾额,以表仰慕。后隐居不仕。逝后,乡人尊称他为“靖献先生”。著有《汗漫诗集》四卷。今已失传。
石 涛
石涛(1641~约1718),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全州湘山寺僧。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明崇祯十四年(1641)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南明永历四年(1650),此时已是清顺治七年,因国破家亡,逃至全州,进湘山寺为僧。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小乘客、零丁老人、清湘老人、瞎尊者等。30岁以后,他冲破释门清静无为的禁铟,向大自然探索绘画创作。他立志“搜尽奇峰打草稿”,云游了大半个中国,遍历名山大川。他在安徽宣城敬亭山结识了画黄山著称的画家梅瞿山;后又到南京与名画家戴丰孝为友;最后到扬州终老于绘画活动。石涛与八大山人(朱耷)皆为清初著名画家,同开扬州画派之先声。石涛擅山水、兰、 竹、 花果、人物及园林叠石画作。意境开阔新颖,有独创风格,兼攻书法诗文,遗著《石涛画语录》,批判了清初江南六大画派(王晕、王时敏、王鉴、王源祁、恽寿平、吴历)墨守成规,摹访古画的画风;提倡古为今用,深入实践,大胆创新的新画风。其作品为世所珍。有“寸纸尺璧”的美誉。
谢赐履
谢赐履 (1661~1726) ,龙水镇桥渡村人。30岁时与父同时中辛酉科举人,始任感恩县(今海南省东方县)令,继任四川省黔江县令,均能勤政爱民,颇著政绩。
康熙五十四年(1715),任永平府知府(治所今河北省卢龙县)。当时永平府所辖的滦县、昌黎、迁安、乐亭四县,暴雨成灾,庄稼全没,百姓嗷嗷待哺。赐履急令四县从速造册开仓赈济。下属怕事,不敢遵行,建议等待上宪批复后再发赈粮。赐履批复:“擅专的职责吾愿承担,但因延误救灾而饿死人命,其罪责尔等敢承担否? ”于是赐履亲赴灾区督办赈灾,动员富户借粮赈灾。 几天内得粮1万余石,即派人员分发,同时又亲向上级请求调拨救灾粮,据理力争, 获拨给永平府4万担赈灾粮。几经周折,赈粮运至灾区后,谢又亲身遍历灾区,躬自查核、访问、严防中饱、冒领和遗漏等情。这样,四县灾民得度荒年。百姓感恩,争立生祠,以谢公。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