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在蒋启敭接任河道总督的第十天(六月十九日),铜瓦厢再次出险,加之当晚大雨倾盆,黄河水位猛升。蒋启敭带领兵民拼全力堵塞也无济于事。第二天,铜瓦厢大决口,混浊的巨大洪流从缺口倾泻而出冲向东北方。这是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数十州县顿成汪洋。清廷下谕严惩有关人员,蒋启敭因只任职十天也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
蒋启敭受处分后,仍认真治河不懈。还积极向清廷建议堵塞铜瓦厢缺口,恢复黄河故道。咸丰六年(1856)五月,河道总督李钧深知蒋启敭忠于职守,遂向清廷上疏陈述蒋的劳绩。咸丰皇帝批示恢复他的原职。但蒋启敭因治河奔忙,积劳成疾,竟于同年七月初二日,在黄河工地陈桥病逝,终年62岁。
蒋氏生前曾主修《德兴县志》、《会昌县志》;著有《问梅轩诗草》、《宦海一蠡》、《教士敭论》、《李杜韩三家摘句》、《见闻偶笔》、《课艺》等作品。可惜散失无存。
李俊良
李俊良,全州人,生卒年月与出生乡里均不详。原名李俊昌。其父系民间名医。俊良十岁即随父行医,得继家传,擅长内科及骨伤科。青年时即小有名气。1852年(清,咸丰二年)洪秀全挥师破全州,俊良挟医术投入太平军。从军后,为避北王韦昌辉讳,始改名李俊良。被天王任命为医官,并配以助手。随太平军北上时,沿途他与助手研制草药,救活成千伤病将士。配制出“行军散”、“保命还魂丹”等成药,分发官兵,用于瘟疫等传染性疾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俊良被封为圣医官,并获辅天侯爵位,主持圣医衙。在此期间,他网罗人才,招募医师,当时金陵民间名医梁敦敏、高熙、哈文台(回族)等均受其诚心感召,乐与共事。1854年天京发生时疫:军民死者极少,俊良厥功甚伟。1855年洪秀全患目疾,几至失明,其时俊良外出巡回治病,不在天京。北王悬榜延医,乃有奸细伍必端乘机冒医,企图行刺洪秀全,恰巧俊良已得知天王目疾,快马驰归,识破奸计并治愈天王目疾,深得洪秀全信任。1856年天京内讧时,俊良适在东王府为杨秀清治病,他也被韦昌辉部军士错杀。事后,洪秀全追封李俊良为杏天义(义系太平天国二等爵位),礼葬于城内峨嵋岭下。1864年清军破天京,其墓亦遭平毁。(注:资料来源:《漓江日报》1993年4月22日载王炳毅撰《天朝国医李俊良》一文。)
张发纪
张发纪(生卒年月不详),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后迁居广西全州,入全州籍。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夏,在全州参加太平天国军。随西王萧朝贵进攻长沙。乙荣(卯)五年(1855)八月,授水十七副将军。十月进军江西。丙辰六年(1856)四月升九十七指挥,与五十五检点(太平军武将职务)程瀛同守临江郡(属江西)。丁巳七年(1857)三月,升殿右四十二检点。十月,程瀛谋叛。与指挥聂才坚、易自强诛程瀛。坚守临江,以待援兵。守至十二月,粮尽援绝,始从临江撤退。到湖北兴郭州,战败被执,解至江西南昌牺牲。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