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是辉煌的60年,是我们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道路的60年。我县的文化教育事业,随着祖国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祖国的进步而进步。1997年,我们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国不但成为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而且使每一个公民,普遍能完成初中学业。
60年前的大学生,再全县屈指可数,而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考取的大学生人数竟有59330人,占我县总人口的8.6%。尤其是全州高中,近10多年来,考取大学生的绝对数都是全广西的第一,因而被誉为14连冠。这些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回顾60年前刚解放的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房屋、耕牛和其他生产资料,真是生气勃勃、干劲十足,大家迫切要求学习文化。1950年,在县、区政府、农民协会和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根据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关于“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的精神,组织全县中小学老师,在城乡广泛开展以识字为重点的“办冬学建夜校”运动。晚上各自然村在学校或祠堂里烧起熊熊大火,人们团团围坐,由乡村小学教师或土改队员当老师,教大家识字、唱歌、宣传党的政策。有时开大会就“拉歌”,谁唱得多就算“胜利”。“妇女同志,来一个呀!”“我们唱了,轮到你(们)”。这些语言是“拉歌”常用的鼓励语,记得当时爱唱的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苏联老大哥》、《东方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1950年春,朝南、石塘等地开始创办成人识字班。至1951年,全县参加各种学习的达56884人,占农业总人口19%。
根据上级指示,冬学结束后,组织学习积极分子转入常年学习的民校。1952年,全县开办民校946所,学员3728人。
冬学和民校,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学员分男班和女班,男班夜晚上课,女班中午上课。课堂内容均以识字为主,使用地、县编写的农民识字课本,有些地方根据学员要求,也开设算术和珠算。
1952年9月,我县97名扫盲教师参加专署在灵川县举办的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回来后,10月中旬,在城关区集才乡和龙岩乡进行速成法教学试点,且能注音字母、帮助识字。
这一阶段,大部分民校由于领导力量薄弱,师资缺乏,管理不够完善,课本供应不足,而中途解散。
1953年,扫盲教育根据中央“整顿巩固,重点推行,积累经验,稳步前进”和教育厅“整顿巩固、适当控制、提高质量”的指示精神开始注重扫盲教师的培训,并于3月下旬配备专职扫盲教师32人,冬学和民校采取“农闲时集中,农忙时分散,小忙时隔天学,不忙时天天学”的教学形式。老师送学上门,群众学习情绪很高,出现了不少子女包父母,丈夫包妻子,邻居包邻居的动人情景。这年共有7077名冬学学员,自5月转入民校学习。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