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伍邦伦的笔墨春秋
2011-04-17   发表:

        就周师之于伍老、伍老之于写字而言,大抵皆成了无心插柳的事情。

       周公英武,擅魏碑,旧时有名于县上,不徒出伍老之口,县志亦有载。伍老母亲陪嫁中,有一太师椅,靠背上刻着“笃礼”二字,字健而碑味深浓,便出自周师手笔。此物尚存伍老家中,也算是有年头的古物了。

       民国年间,科举已废,读书做官的路大抵是走不通了。两年补习下来,中学入门无望,年岁渐长的伍老遂绝意学堂,入全州老字号同丰瑞做起了学徒。

      学徒管饭,不发工钱,伍老学徒三年,参师一年,四年学成,同丰瑞却散了伙。伍老没干成伙计,也不曾分号开店,此期间的最大收获,与他的学童生涯一样,仍在写字这一桩上。

      同丰瑞里有位帐房先生,叫罗咏德,是老板从桂林请过来的。这位罗先生不但账管得好,还写得一手好字,唐楷、行书俱佳。他看少年伍老字好且多灵气,于是吩咐他每晚十时后习字,工楷小字抄写一本叫《唐注写信必读》的书,寒暑不辍。在他的严厉督导之下,伍老的小楷书艺大进。

       这是伍老学徒期间的工余,学徒学的是什么呢?多半还是写字。

       同丰瑞做的是土产生意,什么桐油、茶叶之类。它的总号在湖南衡阳,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货物要装船水运发往总号。而装载这些货物的,是分别叫做油篓、茶篓的竹篓,装货上船前,需在每个竹篓上写上“衡阳同丰成收”、“全州同丰瑞付”的墨笔字样。说是墨字,实际上是用墨烟调煤油来写,通常是早上调好一竹筒,至晚间写完为止。字写得好的学徒,此为工作之一;之二,是抄写信件,凡重要的业务往来信件,皆需抄写存底,以存档备查。在伍老的记忆之中,那时的往来信件,写在宣纸八行笺上,多以行草来写,字差的绝少。几年学徒下来,伍老兼看带写,自然是得益非浅。

        在伍老童子字功奠基之初,周师英武与罗师咏德居功至伟,周师启蒙以碑法用笔,罗师发源其抄书之功,纵观伍老一生书法,莫不以碑为体,以抄书增进字功。八十七岁这一年,伍老有一诗示人:

        七十年前写竹篓,时逢盛世舞云烟;

       无意之中生花鸟,书画同源属偶然。

       首句写的就是他学徒期间的往事,七十年忽忽而过,当年的墨笔仍在手中飞舞,怎不令老人家心中感慨万千!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