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 正值早稻抽穗扬花之际,境内又遭受连日暴雨,石枧站7月5日至11日共降雨483.6毫米,全县平均降雨在400毫米左右,以致山洪暴发。7月9日,湘江洪峰5950立方米每秒,虽然流量少于5月份,但由于湘江下游洪水壅塞,水位反而比5月还高出0.08米 (县城东门157.29米),县城3街再次被洪水浸淹,灾情比5月更为严重。据统计,1878个生产队受灾,共淹田9.88万亩, 占早稻总面积的21%, 其中有4.38万亩伤苗或失收,晚稻秧苗种谷损失12.5万公斤, 洪水冲倒房屋200座,桥梁51座,水利工程524处,死于水灾14人,伤6人,冲走木材286立方米, 冲走生活用品折人民币37万元。面临连续出现的涝灾,县委、政府领导亲临灾区全力以赴,组织生产自救。安和公社蕉江大队是重灾区,水田被冲坏一半以上,在县、社领导带领下,重整家园,及时播种重插,基本夺回了损失;凤凰公社有8个大队受灾,淹田1.07万亩, 公社党委集中全力,恢复抢救禾苗0.64万亩,补播种谷1.1万公斤,为晚稻生产准备条件,把水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县在抗灾工作中,共动员干部、师生、农民群众6万多人,投入抗灾抢修,奋战10多天,恢复禾苗5万多亩。整田重插0.37万亩,补播种谷16万余公斤,发放水利款2.5万元,修复水利工程146处,以保证灌溉,同时对晚稻加强管理、增施肥料。当年因灾仅减产623.5万公斤。
三、1985年抗洪纪实
1985年5月27日零时起, 境内的湘江、灌江、建江上游连降暴雨,磨盘水库一带27日一天降雨394毫米,海洋山的全灌交界处的大源村,降雨在600毫米左右,以致境内各条河流洪水陡涨,建江上游磨盘水库27日8时半,进库流量达1838立方米每秒,出库从3.8立方米每秒逐渐加大到679立方米每秒。 加之下游山洪汇集,江水四溢,四所村堤防从袁家溃决,江河改道,直泻沙田村,建江沿岸成为一片汪洋,给蕉江、安和、凤凰人民带来了惨重灾难。湘江、灌江也同时洪水猛涨,县城(东门)水位由26日20时的150.44米到27日24时增加到157.69米,28小时增高7.25米,比1976年7月9日之洪水还高出0.4米。洪峰流量达6760立方米每秒。县城3条街全部被水淹。 十字街水深1.1米,半边街深达3.1米,为数十年罕见的大水灾。据统计,全县受灾416村,3.78万户,15.76万人;倒塌房屋0.17万座,水淹后成为危房的0.47万座;死于水灾27人(其中蕉江乡桐木江曾广新一家七口无一幸免),伤11人;冲走猪0.08万头、牛0.11万头;冲走木材0.52万立方米;冲去粮食187.5万公斤;淹没、冲坏水田14万亩,其中当年不能恢复的3.45万亩。 早稻损失2884.5万公斤。冲坏旱地2.1万亩。全县因洪水损失总共5062万元,灾情之广,损失之重,空前罕见。水灾发生后,地委副书记秦洪亲临前线,组织抢救。驻桂部队0.21万多名指战员到重灾区支援。县委常委分工带领1037名干部赴灾区抢救。 经过1个多月奋战,对1.72万户灾民,发放赈粮181万公斤,救济款10.24万元,各类生活用品3.7万多件。给1450户安置了房屋,分发捐款2.71万元,捐粮5.5万公斤,安定了灾民生活。 在恢复生产中,坚持生产自救的方针,修复水利工程827处,恢复农田3.51万亩,旱地0.82万亩, 抢救禾苗7万亩,改种0.8万亩,补插2.23万亩。抢修公路145公里,用于水利的投资155.48万元,安排灾民生活款34万元。共投工30万个。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