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时,曾听一些大人说起过脚山铺的事,说红军曾经在那里经历过一场血战,死过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一些史书,才知道1934年在广西境内发生过的那两场血战不是一般的血战,而是事关中央红军命运、事关新中国前途的大血战。这两场大血战,一场发生在灌阳县新圩,那是桂军对中央红军的恶战。桂军对中央红军采取“打尾不打头”的作战策略,其目的是吃掉红军的后卫部队,一者可以向蒋介石交差,二者可以阻止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广西(防止广西的地盘被蒋介石的中央军吞并掉),并驱使已经过湘江的红军尽快离开广西,以免广西被“赤化”。另一场大血战,发生在全州县的脚山铺,那是训练有素的湘军对中央红军的殊死血战。湘军的作战目的,与桂军赶红军过境截然不同,他们是拚命阻止红军离开广西,妄想把中央红军围歼在全州、灌阳,以防止红军进入湖南后造成“星火燎原”之势“赤化”湖南,故这一场血战也打得非常惨烈。故史学家将全州脚山铺、灌阳新圩两场大血战,称之为关系到中央红军命运的两大血战。
没想到长大后翻阅史书,又冒出了一个觉山铺,同一个地点,却有两个地名。其原名是脚山铺,还是觉山铺?多年来,一直让我有所困惑。
前几年,我被借调到全州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协助工作,陪不少新闻媒体、老红军、老干部走访了脚山铺。对于有关媒体既叫脚山铺,又叫觉山铺的事,有的同志颇为不解地问我,这地名究竟叫脚山铺,还是叫觉山铺,为什么有两种叫法?我凭直觉,认为普通话的“觉”,与全州话的“脚”谐音,外地人听到“脚山铺”,便误以为是“觉山铺”,故以讹传讹。自己虽然这么说了,但解释得对不对,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为了弄清楚究竟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我翻阅了不少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就是一些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如原由中共桂林地委主编、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过广西>>用的是脚山铺,而由自治区宣传部等单位主编、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用的是觉山铺;聂荣臻在回忆录里用的是脚山铺(后来他给脚山铺血战题词用的却是觉山铺),而杨成武、李聚奎、谭政等将军在回忆录里用的却是觉山。我又查询本地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甚至同一本史书里,两个名字都同时用哩。
聂荣臻元帅为觉山铺(脚山铺)阻击战题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