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升芊 摄
燕窝楼,位于,永岁乡石岗头村,距全州城十五公里。
燕窝楼系蒋氏祠堂之门楼,明代弘治乙卯八年(公元1495年),蒋建德始筹建逝卒未成,其子蒋淦迨正德辛末六年(公元1511年)中进士后擢任工部侍郎,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将祠楼修建而成,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故名燕窝楼。历经沧桑风雨480多年。
燕窝楼座北朝南,由牌坊和门楼两部分组成,宽11.13米,进深12.8米,通高8米,面积为142.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第一进深间为牌坊,后三间为门楼。
燕窝楼系木式结构,整座门楼呈“一”字型,凭四根直径0.44米、高5.7米的大楠木支撑,小青瓦庑殿顶,门楼两山为青砖清水墙,内部为穿斗木构架,明楼上四下三共七层飞楼,上宽下窄,排列有序。全楼采用明代独特的飞檐单翘单卯榫构筑,共324个弓字斗拱卯榫,无一钉梢,环环相扣,衔接而成,形如燕窝。斗拱精雕细刻,状如莲花,精美称绝。屋顶有一对生龙活虎抢球,鳌与鱼亲热拥吻;龙门坊下镶有一幅“科甲传芳”的镂空木刻横额,门上饰有吉祥物浮雕,各呈姿态,栩栩如生;门两侧有鼓抱石及龙、凤、狮浮雕图案,悬挂有明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叶向高题“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的木刻盈联。门外侧有对相向而半蹲半立的雄狮,狮后鼓抱石上雕刻“马鹿含花”、“双凤朝阳”等浮雕。
门殿昆挨主楼后侧,上下两座,紧接主楼后的祠堂,门高柱大,古色古香,令人如入明清宗祠深宅。祠内仍留有明、清、民国时代募捐维修碑和木刻长联10余件。祠堂为砖瓦木建筑,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燕窝楼灵如巧燕,相传微风轻拂,整座门楼左右晃动,响声如飞燕呢喃。五十年代,苏联著名建筑学者曾慕名前来考查。七十年代,中央设计院也曾来勘查研讨,欲在北京仿造此型牌楼。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