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以前,县内行政区划无考。康熙二十八年,全州设6乡及西延巡检司,共74里、56都1保3团(团相当于都的户籍编制单位)其序列为:升乡17里(今文桥、庙头、黄沙河、永岁)辖一都,二都一、二图,三都,四都一、二图,五都一、二图,六都,七都一、二图,八都一、二图,九都一、二图,十都一、二图;恩乡26里(今东山、白宝、两河、朝南、石塘、枧塘、城郊乡一部分),辖十一都,十二都一、二、三、四、五图系瑶族,十三都一、二、三图,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一、二图,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一、二图,二十四都一、二图,二十五都一、二、三图;建乡8里(今安和、蕉江、凤凰乡),辖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宜乡6里(今咸水、绍水),辖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四十都;长乡7里(含才湾乡、绍水镇的高田、秀石、大渭洞、龙水乡的百福、长井村等),辖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三都,四十四都,四十五都,四十六都;万乡10里(今龙水、大西江乡),辖四十七都,四十八都,四十九都一、二图,五十都,五十一都,五十二都,五十三都;雍正七年(1729年)撤西延巡检司置西延分州(今资源县的中峰、延东、梅溪),辖五十五都一、二、三图,五十六都一、二图,西山保,三团。州城划为6隅,即东隅(今东门),南隅(今大南门、小南门),西隅(今板桥头),上北隅(今桂黄北路),下北隅(今朝京路),降源隅(今桂黄中路)。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沿康熙时的区划,设乡、里、都、图。图下设村。乡名更改,升乡改升平乡、恩乡改为恩德乡、建乡改为建安乡、宜乡为宜湘乡、长乡为长乐乡、万乡为万全乡,西延分州仍用原名。
清光绪末年(1908年),全州设8区,即第一区(城厢内外),第二区(升平乡及长乐乡之一部分),第三、第四区(恩德乡),第五区(建安乡),第六区(宜湘乡及长乐乡之一部分),第七区(万全乡),第八区(西延分州)。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