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 竹
斑竹, 又名湘妃竹、 泪竹,属珍稀观赏植物,为县内特产。山区居民习称花竹。李衍《竹谱详录》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美丽的神话,至今盛传。
斑竹为杖,古今视为珍品。又可制书架、笔杆及其它工艺品,甚为文人雅爱。县内所产,不仅有“泪”痕,还间有指纹,传说是舜妃娥皇、女英,手把湘竹哭泣而留下的纤纤指印。
蒋冕考《放言》一诗
世传“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七绝诗,皆谓宋王安石所作。邑人、明谨身殿大学士蒋冕,考证此诗系唐白乐天诗,题为《放言》,其诗载元代方回所编选的《瀛奎律髓》内。原诗云: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占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便死,终身真伪有谁知?
此论见蒋冕所著《湘皋集》。
方言“絮”字考
全州人口语中的“絮”,是指厌听别人说话连续不断、无了无休之意。蒋冕在所著《湘皋集》中指出,“絮”字是有来历的:“……韩魏公(琦)、富郑公(弼)同在政府。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韩谓富曰:‘公又絮!’富变色曰:‘絮是何言?’刘夷督尝用此语为《如梦令》词,其末云:‘休絮休絮,我自明朝归去。’”
木牛竹马
光绪十七年(1891),全州知州柳篯上任之后,横征暴敛,鱼肉乡民,怨声载道。恩、建、长、万、宜、升六乡百姓联名向桂林府具文呈控。知府接受柳()贿赂,不特不予查办,反将为首告官的几名秀才革掉了功名。
民愤难平,斗争的暗流在澎湃、汹涌。一日清晨,堂堂州府衙门的照墙上,出现了一副墨汁未干的对联,满城百姓围观,一时大快人心。那对联写道:
木牛何地寻来? 不与六乡合卯;
竹马几时牵去? 免教百姓捐钱。
联语将柳篯的姓名斩头截足,画出一副贪官嘴脸,真是绝妙笔法。待到差役报知州官,州官派员撕下对联之时,这副妙联早已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传遍了全郡六乡。
全州方言“不合卯”即不合“卯榫”,格格不入之意。
“三陈汤”,全州亡
1944年县境沦陷。乡绅邓某谈吐甚健,语虽诙谐,然亦切中时弊。一日酒酣,对客议论时局,他说:“日寇侵入县境,93军军长陈牧农,敌未至先逃桂林;第八区专员陈恩元,敌未至先遁资源;全县县长陈步藩,敌未至先窜内建。陈军长、陈专员、陈县长,他三人凑成一剂‘三陈汤’,断送了全州民命!”其言有据,其言有趣。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