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光一样,记者采访的唐华清、周峰、蒋程等人,都曾有过留守的经历,从留守儿童成长为了留守少年。在他们留守的成长经历中,家庭温暖、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成了他们人生难以弥补的一道“疤”。然而,在经历短暂恋爱后匆忙进入的婚姻生活,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美好。
李兰兰18岁怀孕,就匆匆和老公办了结婚酒。谈起婚后的生活,她说就是带孩子、逛逛街,孩子睡觉时就玩手机。她还是不能忘怀读书时光,“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不用考虑太多”。她遗憾的是,没能像其他同龄的女孩一样,到外面的大城市去工作、生活,长见识。
一些早婚少年对未来感到迷惘、纠结、忐忑,最终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感情迅速走向破裂的边缘。
唐华清的妻子是资源镇人,和他同龄。2014年,在两人还是17岁时,他们就生下了双胞胎儿子。母亲漆琳香说,2015年春节后,孩子的妈妈就离家出走了,至今也没有回过家。至于为何选择离开,漆琳香也不清楚,“可能觉得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太大。”
如今,漆琳香和老公在家做农活,老公偶尔外出做临工,唐华清则常年在外务工,这对双胞胎也成了留守儿童。对漆琳香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压力更加重了。她自己还有个13岁的小儿子,仍在读小学。“大儿子这两年出去打工,也没挣到钱,今年春节出去还问我们拿了钱。”
临桂区五通镇的周峰一家,至今还没有他妻子的消息。他和妻子结婚生子近四年,去年两人一起外出打工后,妻子独自出去,再也没联系过这个家。“去了她娘家那边问,他们家人根本不愿透露消息。”如今,周峰常年在广东打工,女儿放在老家由两个老人带。
从留守儿童到少年夫妻,甚至是少年父母,这些角色、身份的转换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这些早婚的少年,踏上了父辈的打工之路,而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将意味着留守、孤独,乃至成为了单亲孩子。
政府的努力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