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特征。韭菜叶枯病又称晚疫病、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上产生黑色霉层,易从病部折断。有时也在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孢子。
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随着病残体进入土壤中及种株根部越冬,可存活一年以上。病菌可随带菌种子调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的种子,长出的幼菌即为病苗,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飞溅及农事操作传播。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喜冷凉、潮湿条件。因此,田间温凉或白天干旱,夜间雾露重时,或多雨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植株种植过密,氮肥用量过大、钾肥不足,植株长势过弱易致发病加重;地势低洼,棚室透风、透气、透光不良等都易造成发病。
三、防治方法。对韭菜叶枯病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⑴引进和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抗病良种。
⑵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每亩施4000-5000公斤,并科学配合施用一定量的优质禽粪渣、草木灰等。
⑶科学浇灌,切忌大水漫灌,注意保持土壤润爽,提高韭菜抗病力。
⑷设施栽培要注意通风、通气、通光条件的改善。白天温度23℃-26℃,相对湿度不要超过85%。
⑸收获时,对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要尽可能低割,并及时清洁厢面,处理病残枯叶。
⑹及早施药防病,当韭菜嫩芽出土长到3-4厘米时,用50%为丰或50%葛藤必克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用前两种药兑64.4%杀毒矾,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白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8天一次,连喷3次。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