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冯云山全州殉难记
2010-12-24   发表:

        

                       冯云山殉难图。资料图片

      北上图霸
   冯云山,广东花县禾乐村人,于1815年出生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与洪秀全的老家官禄埠为邻村,相距不过三里远。因与洪秀全年龄相近,自小在一起诵读经史,博览百家,意气相投,又同做蒙馆塾师,二人关系十分密切。道光年间洪秀全曾参加省举三试未中,气恨官场黑暗,又叹民间疾苦无人怜,即与冯云山创立上帝教,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谋图革命。因多种原因,后转至广西紫荆山一带发动群众数千人,并于1851年元月发动了金田起义,同年12月在永安封王:洪秀全自封天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肖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同时颁布南王创立的天历及司律军令,设立官职,制定礼仪,建号太平天国。一时从者蚁附,队伍不断壮大,并欲北上图谋霸业。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永安突围后一路往北,围攻桂林四十余天未果后,于5月21日撤围北上;22日先锋罗大纲率五千人马占领兴安,并迅速进入全州。到全州境内始分为水陆两路大军,陆路从官道经唐家司、瓦子铺、界首进入,水路顺湘江经建安司坐自扎的大竹杉排和木船过凤凰寨(现在的凤凰嘴)、大坪,一直顺流而下。
  当时北上作战方案是罗大纲领五千人作先锋。东王杨秀清率主力队伍掩护着诸王家属及辎重作中军。由南王冯云山率精兵在后作掩护,以阻击尾追的清兵和乡勇。南王在与清兵大小十余次作战中做到“进退分合有步”,总是取得作战的主动权,深得天王器重,所以担负着殿后的重任。因为义军的背后跟着大队的清军,据时任广州都统乌兰泰在上折中说,南王是“凶悍诡诈,久历戎行中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也”。
  
   炮伤南王
   1852年5月23日,太平军五六万人马抵达全州,因当时桂林、贵州、广州集结而来的大量清兵、团练乡勇等在与太平军作战多次吃亏后再也不敢与之开战,只是一路尾随太平军,所以大军到全州境内时未遇多大抵抗。为争取北上时间故天王下令和平过境,买卖公平,概不扰民。5月24日下午,诸王拥天王人马绕全州城而过,大约在现在的环城路,一路浩浩荡荡经半边街过湘山寺转柳山麓至现配件厂一带到城北,罗大纲率领的先锋部队已到现七一村委路段,水路过三江口已到岳湾塘一带,后队南王人马也到了配件厂门口大道。数万人马前呼后拥,男女老少(因当时加入太平军有不少是全家从军的),步伐整齐,军旗招展,意志坚定,好一幅气吞山河的北进图。
  大军过境虽然既无扰民,亦无攻城,但给全州守城的清军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城上守军怵怵自危,严阵以待,执戈观望。当南王的黄轿正转过柳山麓(现配件厂山弯处时),黄轿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显眼,这时凤凰山炮台上一个湖南籍的年轻守兵(属参将杨映河的部下)一时心痒,认为坐黄轿者必是首领,又加上中午喝了酒,未领军令便自行取火信,对准黄轿引燃大炮。“轰”的一声巨响,炮弹正中黄轿,轿子被打翻,四个轿夫倒下两个,南王右臂被炸开一条三寸多长的口子,血染战袍,一时全军大哗。自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太平军一路北上从未受此大辱,有快马飞报天王,天王骑马返回,并急宣御医李俊良为南王疗伤,又下令前头部队调转马头回师攻城。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军将全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通,通,通”三声号炮过后,首批攻城的队伍大多是南王的部下,他们高喊着为南王报仇,杀清妖泄恨。战士们手执飞抓,肩扛云梯,奋勇直冲。整个下午炮声轰轰,人喊马嘶,杀声惊天,全州城上空硝烟弥漫。
  
  破城屠城
  全州城虽然不大,但城墙从宋代始建,后又历经元、明、清数次扩建,总面积一千亩左右。城墙从板桥头至黄陡坡称西城,现城关完小旁边有一西门,东南城墙旁江而建有东门、南门、小南门,北城自黄陡坡至现农械厂一带再折向北过北门至江边接东城墙。墙体全是条石建造,非常牢固。高二丈,厚三丈加上护城河宽八九丈,城墙上的守军又早有防备,攻了半天也无法破城。傍晚时分,鸣金收兵。太平军连夜赶制了三台吕公战车,第二天又从城西和城北两处攻城;旧时的吕公车是上面像梯子,下面是能推着走的木车,木车里面及车后可躲藏士兵,梯子前面有桅板可挡住城上射下来的子弹和竹箭,一旦靠近城墙,木车内的士兵便爬上城墙攻入城内。它是一种始于春秋时期的攻城战具,优点是不怕刀箭、子弹的攻击,弱点因是木头制成的,如遇油火攻击则车燃人亡。
  当时的全州城防兵力并不多,加上从各乡抽调上来的乡勇团练总共才六七百人,还有就是在太平军围攻桂林时,湖南宝庆兵都司武昌显骑一匹大白马,率五百湘兵驰援桂林时,路过全州留宿。全州知州曹燮培设下温床美酒,盛情款待,力劝其带兵助守州城,并许诺事成后重金厚谢。次日,武昌显探得围攻桂林的太平军正准备撤围北上的消息后,所以才被挽留下来共同驻守全州城。在太平军攻城时,为了增加城防兵力,武昌显又献计将牢中罪犯、死囚一并放出,许诺“杀一长毛免其罪,杀二长毛有重赏”。同时还在城内招集青壮年男丁集训参军。一时可战之人有一千六七百人之多。当太平军用吕公车攻城时,知州曹燮培就强令留在城内的百姓青壮年穿上号衣上城助守,妇女老人则帮助熬煮桐油稀饭另加入大便等制成高热脏物,浇泼爬城的太平军战士,又强制征收了城内的八大香油坊的菜油制成火箭和火油包,专门对付吕公车。再说外围的援军绿营军总兵余万清、刘长清率各路集结而来的数万大军从桂林一路尾追,当追至柘桥时见飞鸾桥已被太平军焚烧,全州城被团团围住,柴头岭及半边街又有太平军把守。两总兵一合计,只好驻扎在从鲁板桥、大新至太平铺一带,共设有四十八个大兵营。全州知州曹燮培三次写血书向其求救,余、刘二人因从桂林至兴安途中与南王迂回交战时吃尽了苦头,所以不敢与太平军正面交锋,只是观望不前,造成威胁之势。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