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美丽全州·清洁城乡”活动开展以来,桂林市全州县城乡环境卫生及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年该县从县情实际出发,不贪大、不求全,积极探索适合全州县的做法和经验,扎实推进清洁城乡活动。
立足财力,打造“清洁家园”。全州县共投入环境综合整治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800万元。投资5000余万元建造了大型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中转站6座,村级垃圾转运场95处,修建垃圾池3906处,垃圾焚烧炉14座,配置垃圾箱(果皮箱)20多万个,发放垃圾桶12余万个,并购有大型垃圾清扫车辆、大型垃圾转运车,又为小路小巷配备了小型道路冲水清洗车、垃圾转运车。全州县两河乡把一座废弃的石灰窑改建成日处理垃圾可达20吨的垃圾焚烧窑,节约建设成本达5万元,节约土地1.5亩。
为美化庭院,两河乡用鹅卵石铺砌桂花树围圈,干部职工用鹅卵石为桂花树的围圈铺上各种图案,换上新装,即美化了身边的环境,又经济实惠;全州县枧塘乡,人口少,离县城又近,大型垃圾焚烧炉不实用,就因地制宜地在各村修建了新型垃圾池,每个成本只需800元,晴雨天都可直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使垃圾不出村就得以解决。
以点带面,打造“清洁田园”。全州县按每300亩水田建一个4平方米的田间垃圾收集池,各乡镇带动农户以“田间地头随手捡”活动为契机,全面清捡田间地头农药瓶、化肥包装袋、废弃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垃圾,做到田间生产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既省钱,又切实可行。农技部门在庙头镇宜湘河村2500亩水稻上实施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安和乡文塘、青龙山8000亩槟榔芋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在绍水镇塘口村和文桥镇长坪村分别实施500亩“稻-灯-鱼-菇”和500亩“稻-灯-鸭”等高效循环农业技术。全县农民参与人数达4.72万人,培训人员6.7万人次,清洁田园70.1万亩,回收农药瓶3.8万多个,清捡农业生产废弃物17.2吨,建立清洁田园示范点28个,推广清洁技术37.58万亩。
保护源头,打造“清洁水源”。全州县水源污染主要是以生活垃圾及牲畜栏为主。为此,全州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厕改项目、农村沼气池项目,在农村牲畜栏、厕所的选址上进行规划,避免处于水源地之上与江河之边,管理好村中的垃圾处理,引导各村建立村规民约,严禁把垃圾向河渠中倾倒。
(通讯员 王华成 文小静 任全忠)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