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有二座与科举有关的古桥、亭,她们就是“登科桥”和“石亭子”。古桥、亭位于旧时进入湘桂古驿道隘口——上万乡广西马路上(现大西江镇政府所在地不到一公里)的“城门口”。
漫漫历史长河,这赋含灵气的“城门口”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古桥、亭,曾流传过多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佳话。
“乡村为何有城门”。这是题于“石亭子”内方形石柱上的《七律》诗首句。传说高僧无量寿佛爷云游来到全州欲选一风水宝地修建寺庙,一日他化缘至青瑶峒(今大西江镇所辖地),步入五里松山,登岗远眺:青瑶峒四面环山,十三源归集成河汇流“峡口”,东奔而去。峒内“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腑首近看:足下是溪水潺潺,“水绕山回”,丘陵山势逶迤蜿蜒,连绵起伏,俨然一堵天然城墙,古道只能从此隘口通过。古木森森一径通,流水小桥花细落。好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地从此取名为“城门口”。
寿佛爷原想移三山以塞“峡口”,变青瑶峒为水乡泽国,定居于雄关“城门口”,“剪棘结茅,躬畲自给”,开创净土院,传播佛教。后因观音菩萨从中作梗,才将寺庙确定在全州湘山寺。
古时科举,文风鼎盛时,又有多少“凤毛”、“麟趾”、墨客、骚人,与此方宝地的“登科桥”和“石亭子”结下了难解之缘。
“登科桥”。相传,此桥为一金榜题名的学子所建。她可是很有特色。桥宽仅有三步,却有两拱,因此登科桥又名三步两拱桥。此桥所在地有两条小溪流过,溪水自岩门前洞口流出,“出门见天日”,寓意行人过往吉祥。
当地一学子,出身贫寒,父母兄弟早亡,自幼与嫂相依为命,苦读诗书。一年,学子骑马赴京城赶考路过,因马踏断小溪上的木板小桥。学子意识到这是不祥之兆,此次可能考途不顺。于是打马回家,其嫂甚异问之,学子向嫂说起马踏桥断之事。嫂听后鼓励说:“马踏桥断不是不祥之兆,而是吉祥之兆。踏断旧桥换新桥,脱去褴衫换紫袍。这次你一定能考取功名。”学子欣然赴考,果不其然,脱去了褴衫换上了紫袍。于是,学子衣锦还乡时,在此溪上建起了这座由两扇合成的石拱桥,取名为“登科桥”。
明、清时期,上万乡的学子赴京城赶考必过此桥,以示登科仕途如意。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则在此桥前下马,步行而过,以示不忘衣食父母、思源根本。
如今,大西江镇外出求学的学子从此路过,莫不信心顿生,壮志激昂!他们也不负家乡的厚望,自恢复高考以来,该镇学子芸芸,人才辈出,仅考入清华大学而金榜题名的就有三名,足引以为全州人骄傲!
“石亭子”。经“登科桥”南行百余步(现凉亭旁),有一条欢快流淌的小溪,前人在溪流之上,架有两扇合成又宽又厚的石桥,两岸码头以石墩砌成,牢固坚实。桥上用黑色大理石建一古亭,除天面外,其余(石柱、石凳、石栏等)全用黑色大理石构成,故名“石亭子”。
自此,“石亭子”就成了过客行人避雨纳凉、打牌下棋、吟诗作对的一个好去处。昔日,留下了不少诗作佳话。
相传,一进城赶考的富家子弟过“登科桥”在“石亭子”与一农夫相遇,农夫以扯秧插田为题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难到富家子弟,自愧不如而无颜赶考,自此放下架子,闭门苦读,直到遇一孕妇用竹篮装笋赶集,才突发灵感,对出“竹篮提笋母怀儿”这一下联,方敢重登“登科桥”。
“登科桥桥上生荞风吹荞动桥不动;石亭角角上落鸽童打鸽飞角不飞”也是农夫与儒子在石亭子所对。
亭内方形石柱,前人曾题一首《七律》诗于其上。诗云:“乡村为何有城门,水绕山回未许奔;两岸柳荫堪系马,一湾河水溅苔痕;农夫闲坐避炎热,过客行吟计暮昏;莫道小亭无好处,熙来攘往戴洪恩。”
此诗分上下两阕。上阕写石亭的自然地理环境;下阕写石亭的作用。
首句以设问提起。“乡村为何有城门”呢?接着作者自行作答,因为这里(指“城门口”)是“水绕山回”,俨然一堵天然城墙。这不仅说明“城门口”命名的由来,也展示了“石亭子”自然地理的雄伟险要。难怪,高僧无量寿佛当初也相中这方风水宝地,欲开创净土。
第二句抓住“柳”和“水”,来烘托石亭子的环境优越,确是行人歇息的最佳美境。两旁岸柳成荫,覆盖地面,炎夏凉爽宜人,远方客商到此,人坐亭内,倦马栓于柳下养神,亭下是清澈流水,可供饮用洗涤。“柳”静水“溅”,溪流欢畅,浪花四溅。
第三句紧接上句,以时间顺序展开描述。“农夫闲坐避炎热”,是写“锄禾日当午”之时,农民在田间地头劳累之余到亭内憩息纳凉。“过客行吟计暮昏”是写午后至傍晚,过往客商歇足于亭内,谈天说地、吟诗作对,不觉天气将晚,大伙磋商何处投宿住店。
末句抒发感想,肯定石亭子对络绎不绝的过往行人,躲风避雨、消暑纳凉给予了莫大的恩赐。
诗中描绘的“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意境,体现出人与自然那是多么的和谐融合,让来者欲穿越时光隧道,弥漫于小桥流水的原始画卷。
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登科桥”和“石亭子”那古朴而独特的造型,诗作佳话,无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