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州从劳务输出转向劳务“内销”之变
“家乡月亮一样圆,何必舍近求远去漂泊?” “家门口务工真是行,挣钱顾家奉献得三赢” “外出务工学本领,返乡就业作贡献”这是笔者连日来在全州县各大企业里采访时听到的员工肺腑之言。
农民走进自家所在地企业,月薪上千元,这是全国劳务输出大县全州县出现的一桩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县有5.6万返乡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上班一族”。
从劳务输出转向劳务“内销”,从中折射出是该县县域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县的全州,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5.6万多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 “项目建设推进年” “项目建设高潮年”,翔云锰业、华泽集团湘山酒业、中国五矿、桂林福达、新宝铝业、百翔电源等一大批超亿元重大工业项目纷纷落户该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至59家,仅工业集中区至去年底就有入驻企业47家,吸纳就业农民工13000余人,直接拉动了县域经济的迅猛增长。
该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文运德对笔者说,往年春节回乡下老家探亲,村里人都围着他打听哪儿有招工信息,让他给帮忙留意。而今年春节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因为村里人谈论更多的是某某到县里的大企业上了班,一个月能挣上千元钱,还误不了家里的活儿。他不仅感叹,随着县里重大项目拉动就业的效应凸显,外出务工已没有往日的吸引力。
面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潮”,该县还因人制宜,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回流人员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扶持,还利用春节进行走访座谈,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和投资优惠政策,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实地观摩,引导他们由“打工仔”向“企业家”转变。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大大激发了“回流”人员报效桑梓、创业家乡的热情。枧塘乡蒋三中、全州镇蒋祖友、大西江镇李莆荣、白宝乡唐小立等一大批成功人士纷纷返回家乡上项目、办工厂200余家,安排就业1200余人。
为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该县劳动部门针对本地企业需求开办了电工、锻工、计算机等技能培训班,实现项目建设和就业培训同步进行,做到项目落地,培训上马,项目开工,人员上岗。同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网,定期组织召开劳动力就业招聘会,向本地企业和农民工发布双向信息。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引进超亿元重大工业项目13个,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2倍。在“工业车头”的拉动下,2010年,全州GDP突破了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70多个亿,财政收入完成了4.969亿元。家乡的月亮一样圆,随着工业的崛起,全州将成为吸纳农民工的“就业洼地”, 让更多“南征北战”的农民工“告别漂泊”,实现家门口就业。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