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传记
倒霉的谢济世
2010-12-26   发表:

         倘若对谢济世的《大学注》了解,就可知道这是一次臣子与皇帝的联合诬告。谢济世的学问倾向于古典,对后来经过满人篡改过的儒家经典在心上很不舒服,其所著述大都以原始材料为根据,然后借题发挥,却不理儒家宗旨。清代的文字狱是绝对不能有这样的自由学者存在的,所以,他才被陪斩。雍正去世后,乾隆即位,其政治思路由严厉变宽大,并向天下人诏开言路。在诸多上疏中,乾隆看到了一篇题为《论开言路疏》的文章,署名是西北边疆的伯大臣钦拜,乾隆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好,但却认为钦拜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不久后,西北的平郡王到京觐见乾隆。乾隆问他那篇文章的来历,这位王以实相告,说是谢济世代写的。乾隆皇帝笑对左右说:"果不出朕所料也。"谢济世由此得以被召回京,任为江南道御史。

        仍旧是御史,他的命运在直线延伸。谢济世并非是顽固的知识分子,只是对学问有自己的思想,使他不轻易对自己的思想有所变更。回到京城后,他又将所撰《大学注》、《中庸疏》向乾隆进上,并表白:他注释《大学》,"遵古本不遵程朱",希望能够得以在全国发行。乾隆看了他的作品,觉得与朝廷的意识心态有所抵触,立即责以"谬妄无稽,甚为学术人心之害",将书发还,但并没有治他的罪。

        谢济世并没有意识到皇帝态度的温和事实上是一种未显的危机。他于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二十四日,又上了《遵旨陈言疏》,在上书中,他批评朝廷办事无定章,政策朝令夕改。乾隆皇帝大为不满,但还是逐条进行了批驳。批驳后,想严加惩处,但思来想去,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没有将他问罪,可也警告了他,对朝廷政事方面的批评要过于谨慎。

        第二年,谢济世突然请求外放,据他的理由是想照顾年迈的老母,朝廷特授他湖南粮储道。做了地方官后,谢济世老实了几年。可三年后,厄运再一次眷顾了他。乾隆六年(1741年),他的小儿子误认为父亲自注的《周易》、《中庸》等书稿已经被朝廷认可,就在湖南付印。有人看到了他的这两本书,就诬告他说,这两本书实在是"离经叛道",与国家提倡的程、朱思想完全不合。

         谢济世被调查,结果是书被焚毁,而他自己却因为乾隆的格外开恩而未被定罪。可如我们所知道的,他的命运注定将坎坷不平。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七年(1742年)秋天,谢济世在长沙查知衡阳知县李澎、善化(今属长沙)知县樊德贻违反朝廷规定向当地加重征粮。于是,乾隆八年(1743年)正月,他给湖南巡抚许容写了一份上告信,见许容没有任何答复,他又亲自见了许容,当场揭发两知县的劣迹。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