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蒋妮娜)近年来,绍水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改变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通过示范户的带动种植,使蔬菜生产形成规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该镇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相应规模。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群众及个体老板把多户连片在一处的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改变常规种植理念,发展设施农业,主要种植金豆、黄瓜、辣椒、西瓜等反季节作物。该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率先在高田村委沈家自然村建成一个占地50多亩、70个大棚的蔬菜基地。
近日,笔者穿过机耕道,来到高田村委沈家自然村,走进镇人大代表蒋玉香的蔬菜大棚。棚内金豆苗长势喜人,每个大棚240平方米,种植6000株金豆。 蒋玉香对我们说:“我们永利专业蔬菜合作社,58户农户,共有70个大棚,10个大棚的辣椒,20个大棚的黄瓜,5个大棚的茄子,县农业局免费发了20多亩的黄瓜、茄子、辣椒种子,另外有9个大棚种西瓜、11个大棚种菌子,其余的大棚都是种植蔬菜,今后还要扩建11个大棚。”据了解,蒋玉香与丈夫沈小荣等11人发起建立全州县顺达食用菌合作社,该镇党委、政府对合作社非常支持,2013年他们又成立了全州县永利专业蔬菜合作社,有了种植食用菌合作社的经验,他们对蔬菜合作社的前景胸有成竹。
蒋玉香告诉笔者,没搞大棚种植之前,她家有三亩多地,全家人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自从搞起了大棚种植,他们家建了七个大棚,一年一个大棚可以种两轮蔬菜加一轮菌子,仅一轮菌子就可赚1.5万元,一个大棚的收益就能达到3万元左右。
在沈家村,像蒋玉香家一样的村民就达到一半多。他们在蔬菜生产中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采取公司带动、农户参与、政府扶持、科技支撑的措施,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2013年,沈家村58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多亩。
0条评论